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感悟

抗生素,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日期: 2012-02-24
                                                                        ----转自《天坛医院感染通讯》
    刚做医生的时候,我还给病人肌注过青霉素,即使静点抗生素也是有限的,做完手术最多用上三天。后来不知怎么了,抗生素用量越来越多,还想病人的疾病都是靠抗生素治好的。抗生素的级别也逐步增高。我们也认识了更多的抗生素。是危重病人增加了,还是耐药菌在增多?
    在这场人类和细菌的较量中,我们逐渐处于了劣势,人类好像要输给微生物这小小的生物。是我们的智力水平不够吗?从第一种抗生素——磺胺发现到今天,科学家们制造出丰富的抗生素品种来应对致病菌的反抗,终于有一天,我们似乎不能控制局面了。
    其实,这一切不是人类的智力水平所造成的,而是我们采用了不正确的策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战争造成了大量死亡,但与之相比,创伤后死于感染的数量更加巨大。从战场归来的杜马克带着一个战胜疾病的理想走入了医学的世界。它所发现的磺胺类抗生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此,细菌不再可怕,不再让人类束手无策。
    但是,我们低估了细菌的能量,几年后,耐药菌就出现了,于是进入了人类和细菌的博弈时代。MRSA、超级细菌不断进入我们的视线,我们虽然还在领跑,但我们也不时的被超越,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
    我们不能把所有细菌都看成很强大,一律使用重型武器来消灭他们,否则,我们的弹药会早早的用光。我们应该采用合理的战术来和细菌抗争——那就是合理使用我们宝贵的抗生素。
    我们不应在为预防细菌的感染大量的使用抗生素,也不必为轻度的感染使用高级别的抗生素。合理的选择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我们不能只是一味的埋怨细菌,可能就是我们给了细菌侵入的机会。在医院感染控制的范畴内,我们应该把环境变得更洁净,把我们的双手洗的更干净,把我们的每一步操作更加规范……
    机会是双向的,我们做的充分些,细菌入侵的机会就会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少一点,细菌耐药的机会就少很多。抗生素是把双刃剑,我们只能用来消灭细菌,千万别伤害我们自己。采取了错误的策略,最终受伤害的是我们人类。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