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教育培训护理教学

花家地护理病历讨论答案

日期: 2013-03-15
                                                                                 ---- 花家地
    这是一例典型的药物性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激素类药物、非激素类解热镇痛药、乙醇、避孕药、拟交感胺类、抗抑郁药、甘草及其衍生物以及其它可以引起高血压的药物。
    (相关了解)药物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多种多样,总结起来主要是以下7个:①促进水钠潴留;②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③影响交感神经递质的释放;④促进交感神经受体的表达;⑤直接收缩外周血管,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高;⑥撤药反跳(与促进交感神经受体的表达相关);⑦药物相互作用。
     1、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都可能造成药物性高血压,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甲基或丙基睾丸素、甲状腺素等。这类药物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是引起水钠潴留,使得循环血容量增加;血管壁结构改变(如糖皮质激素),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兴奋交感神经系统。
   2、非类固醇类解热镇痛药:吲哚美辛(消炎痛)、吡罗昔康(炎痛喜康)、保泰松等。这类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是引起水钠潴留,抑制前列环素(PGI2)、前列腺素(PGE)合成,血管收缩。这类药物还可以拮抗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RAS系统阻断剂的降压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同时运用这类药物的话,血压控制会比较困难。
   3、避孕药:大部分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都有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这类药物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是促进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刺激交感活性,增高外周血管阻力,刺激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
   4、拟交感胺类: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麻黄素等,这类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是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增快,心输出率增加,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除此以外,还有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这与促进肾素释放有关。这是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之一。
   5、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我国除了丙咪嗪外还有阿米替林、多虑平和氯丙咪嗪。这类药物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是抑制突触前膜对交感神经递质的摄取(这是抑郁药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同时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管末梢α受体活化;血管对去甲肾上腺素反应性增强;减弱可乐定、甲基多巴的降压作用(这两个药国内已较少使用)。
   6、乙醇:乙醇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由于患者饮用含有乙醇的饮料如各种酒类。乙醇导致高血压的机制是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升高血浆儿茶酚胺,引起钠潴留,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加速血管硬化。因此,我们应该尽量让高血压患者戒酒,如果无法戒酒,应该把每天乙醇摄入量控制在25 g或以下。在这个剂量之下,乙醇导致血压升高的作用较弱。
   7、其他:除以上所列,还有许多药物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以下再列举一些药物及其作用机制。如哌甲酯(利他林)促进突触前膜释放儿茶酚胺;Torcetrapib促进盐皮质激素释放;静脉注射甲基多巴、胍乙啶血压升高机制是激活α受体;β受体阻滞剂单独治疗嗜铬细胞瘤引起高血压,机制是β受体上调(在嗜铬细胞瘤大量释放儿茶酚胺时,β受体上调会引起血压升高);小苏打使Na+摄入增加,水钠潴留,提高血管壁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直接引起血管收缩的物质如麦角胺、毒扁豆碱;甘草及其衍生物使血压升高的机制是类皮质激素作用。
   8、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高血压:在药物引起的高血压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如帕吉林(优降宁)、呋喃唑酮(痢特灵)、丙米嗪,同时进食含有酪胺的食物,如干酪、动物肝脏、巧克力、牛奶、红葡萄等,可能引起高血压危象;也不宜与利血平、三环抗抑郁药、甲氧胺、麻黄碱合用。它引起血压升高的发生机制是MAOI使神经末梢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蓄积,含酪胺的食物或上述药物可以促进交感递质释放。
   9、突然停药引起的血压升高:某些降压药物,如普萘洛尔(心得安)、甲基多巴、可乐定等突然停药会造成高血压。其发生机制是药物阻断交感递质的受体后,使内环境中交感递质的水平增高,并使受体表达上调。药物使突触内神经递质堆积,停药大量释放;肾素分泌抑制作用的突然解除;突然停药引起血压反跳、心跳过速,甚至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