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涵建设 塑造优秀团队 (2)
日期: 2011-10-01
二、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涉及精神、理念、品质、风格,价值、责任、准则,作风和氛围等范畴,是团队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要素;文化建设就是不断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基本要素的过程,也是团队成员对团队文化认同的过程。
公司马昕总经理说:“
像我们这样从事完全竞争行业的企业,没有垄断资源做依托,没有国家政策做支持,在激烈甚至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我们靠什么生存,靠什么发展,靠什么不断加快我们前进的脚步?靠的是一口气。”多么耐人寻味的一段话。
实际上,这一口气的练就源于企业文化,并植根于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公司具有国家特一级建筑资质,是建筑行业的排头兵。多年来,我们归为企业管理,受到企业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潜移默化中秉承了企业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独到的文化,我中心的生存受益于此,发展受益于此。
1998年,我们提出了“自立自强、稳步发展、诚信经营、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更新观念、对接市场、规范管理、科教兴院”的办院方针,10多年来,我们的管理工作就是沿着这一轨迹运营;我们还倡导坚韧执着、永不懈怠的创业精神,简约务实、紧张严谨的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我中心早期的文化内涵。我们竭力营造健康和谐、勤奋上进、诚信公正、团结协作的环境和氛围,希望员工们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认认真真做事,为中心的发展尽职尽责。
文化建设的内涵是需要拓展与创新的。这几年,由于中心整体改制、规模扩大等原因,新来的员工较多,我们的文化中逐渐渗透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以人为本、福利员工”等人文理念,并为员工们普遍接受。2005年初,我们实行岗薪制,打破身份界限,同工同酬;同时,简化员工聘用程序,大批来自天南海北的优秀青年加入了我们团队,为团队注入青春的活力与生机。客观的讲,在我中心管理工作的业绩中,人员结构的优化应当是一个很炫的成果,取得这些成果与注重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2009年和2010年,我们成功举办了两次“社区卫生工作体验交流会”。今年年底,我中心将举办第一届“青年论坛”。“论坛”是“交流会”的提升,“论坛”除了社区工作体验之外,希望员工们在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等方面交流自己的见解与经验,进一步推进中心建设。
在文化建设中,希望员工们重视中心的网站。我们中心网站于2008年3月15日正式开通。为什么选择这一天?因为这是一个全国打假的日子。我希望我们的网站说真话、做实事,不忽悠、不抱怨,员工们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各部门的工作动态,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沟通、交流、互动与学习,弘扬中心的文化,寄托员工的希望。《社区健康报》的廉社长在我中心座谈时说:全市三百多家社区中心,有网站的只有十分之一,网站还活着的不过十几家;而像望京中心网站办得这样活跃的只此一家。
粗略的统计了一下,今年年初至今,中心网站共收到各类稿件560多篇,包括工作简讯、健康宣教、培训课件以及文化交流等等。网站还接到来自甘肃兰州、天水,重庆、四川乐山和江苏无锡等地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短信,真诚的言语中流露着理解与支持。他们从网站上了解我们的工作情况,希望就社区卫生工作的问题相互学习与探讨。有的新员工在应聘时也谈到我们的网站,他们对网站了解的程度着实让我吃惊。我希望有更多的员工关注中心网站,为中心的文化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积极开展工会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我非常欣赏解放军军营墙壁上“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个大字,高度概括了军营的氛围,也应该是我们员工们工作和生活时的精神面貌。我中心三分之二的员工家不在北京,三分之一的员工住在单身宿舍,应当经常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缓解一下因紧张忙碌工作带来的疲惫,不要让我们二、三十岁的员工,四、五十岁的身心状态。
戴总说:文化是企业的灵魂。陈局说:没有文化如同行尸走肉。我都认同。在现实工作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塑强核心团队,提升核心竞争力;文化建设重在言传身教,贵在持之以恒。
最后,我再次引用一段科主任的话,希望在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问题上引起共鸣:“
人材的培养是一件有困难但必须常抓不懈的事情。我院年轻医务人员大都社会经验不多,很少沾染社会不良习气,及时正确地培养教育,会让他们被社会不良习气腐蚀前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出健全的人格、豁达的心胸、善良的心灵;学会感恩、与人为善,利他思想和集体荣誉感,诚信、热爱学习等等。
尤其是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此时的状态会为今后一生的道路打下基调,无论将来他们再去何方工作,无论再去从事什么行业,好习惯都会伴随终生,受益终身。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科室负责人真是时不我待,任重道远。”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