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医理疗发展的六点建议
日期: 2012-11-28
----中医科 李东
时光荏苒,我来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工作将近3年,见证了它的发展,见证了它的壮大。2012年是中医科特别是理疗室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理疗室的扩展、设备的更新,都在中医科建科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抓住发展的机遇,树立中中医科品牌,服务居民,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
医院的发展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走经济效益,另一条腿走社会效益。两条腿走路才能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效益来说,我们虽然是社区医疗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但经济是基础,我们需要基本的经济保障,以满足人员、设备、发展等需要;从社会效益来看,中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根植于中国,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园卫生站的李振医师,虽然其诊室比较简陋,但他是把针灸的神奇之处发挥得淋漓尽致,深受周围老百姓的欢迎,为中心和东园卫生站带去了社会效益,这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我们身边有很多同事都具有这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发展中医理疗同样具有着以上两方面的意义!因此,对如何推进中医理疗的发展,提出以下六点建议。
第一、加强与中心领导的沟通,争取更多的支持。
随着社区卫生工作的逐步推进,医院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成熟,尤其是以常院长为首的院领导班子,功不可没。中医科理疗室的改扩建需要院领导的支持,同时需要全体中医科同事的集思广益,需要全院员工的齐心协力,这样才能把中医理疗发展的更好!
第二、进行市场分析,开展新的理疗项目。
中医理疗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市场调研。在付大夫和姜大夫的带领下,中医科员工开展了前期市场调研(去六里屯社区和八里庄第二社区参观交流,吸取经验)。同时,其他同事向患者询问其他医院治疗效果好的项目。我们把老百姓反映的高、精、尖的物理治疗项目,进行了市场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我中心理疗室发展特点,最终找出适合自己的发展项目,为更多的患者服务,这也是中医科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第三、加强中医科人员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理疗室建设初期,面对新进的理疗设备,我们应率先在科室内组织系统化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理论知识考核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都将每一种仪器的操作规范,适应症,禁忌症等等熟记于心,以达到接诊时得心应手。实际操作要求每一名医护人员都要熟练掌握每一种仪器的操作方法,并能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仪器,同时在科主任的指导下,为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最后根据以上两项考核结果,给予被考核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完成中医科理疗室初期的人才储备工作。加强人员的交流与沟通。利用每周一科内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开展中医诊疗经验分享会,大家各抒己见,以寻找行之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以便今后在中心和卫生站进行全面推广,扩大社会效益。
第四、加强与全科的合作,扩大中医理疗的影响。
全科诊室分布在一楼和二楼,共有六间诊室,每天接触大量的患者,而绝大多数的患者都是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该类人群骨关节病发病率很高,且大多数需要常规的物理治疗,而不是简单的输液和药物治疗,应与物理治疗互相配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但目前的状况是有些患者不知道我中心有中医科理疗室,这很值得反思,也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中医理疗的发展需要全科医师的鼎力支持!只有这样,中医理疗的发展才会更给力!
第五、从门诊服务入手,注意中医服务质量。
新的理疗室建立之初,在门诊就诊的患者大多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咨询,这就要求我们要以耐心与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工作中要保持微笑,给患者一种“家”的感觉,要与其建立起“朋友式”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我们要把在3年里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老患者留下来。让他们了解我们中医科尤其理疗室近期发展的动向,使每一位老患者有一种心理预期;面对新患者,我们要思其所想,投其所好,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开展的更顺利。让患者觉得我们中心是不断发展的,他们有了更好的就医选择。
第六,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理疗室的发展会越来越好,当我们的硬件已经初具规模后,我们自身也要达到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包括很多内容,如接诊规范化、问诊规范化、病历书写的规范化等等。规范化管理,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方便患者就医,降低医疗风险。
随着新大楼的建立,中心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中医科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我相信在中心领导班子和科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会迎难而上,把中医科及理疗室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医院的发展只能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奋斗!谢谢!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有很多方面写的不到位,需要改进,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