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文化交流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日期: 2016-11-16
                                                                                        ---- 孟凡瑞
    今天到居委会联系工作,工作人员问我,强迫症的孩子算是精神疾病么?我的初步反应是建议孩子去专业医院,做出专业的诊断,因为这不是我的工作范畴。但由于我也有孩子的缘故,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比较好奇,同时也想收集一些精神疾病的线索调查,所以想详细的了解一下情况,给出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居委会的联系,我和孩子的父母约好见面的时间,在居委会进行面谈,这次面谈并没有带着孩子。见面后一种无形的气场隔阂着我们,似乎能感觉到父母在怀疑我这个社区医生,能帮到他们什么。
    这个孩子今年6岁,每天反复的洗手,频繁上厕所大便但便不出来,以至于不能上学。他在家也是典型的熊孩子,调皮捣蛋把家里弄得一团糟。父母想寻求医生帮助,孩子又比较抵触也不愿意看病和吃药,家属不知道该怎么办,全家处于极度的焦虑中。
    小时候孩子从小就像小皇帝一样被供着,一直跟着姥姥姥爷一家5口在一起生活。妈妈主张散养孩子,不要严格管理,因为书上说要让孩子自由的发展。老人则特别的溺爱,怕磕着碰着,要什么就买什么都听孩子的。而孩子爸爸的教育理念是要严格,觉得严格管理孩子才能成才,有时会因为不守规矩打孩子,所以全家经常因为孩子而产生矛盾。这种情况越演越烈,以至于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几乎所有小朋友和老师都讨厌他。爸爸将这归罪于妻子和老人平时的教育方式,平时不愿意且很少回家,偶尔回家也会因为孩子的淘气打孩子,孩子被打也不听话。妈妈认为是老公的教育方式导致了父子关系疏远。
    从那时起孩子逐渐出现了反复洗手,去厕所蹲大便的习惯。夫妻双方在向我讲述的时候情绪也越来越激动甚至要打起来。我不得不介入表达我的感受。我告诉他们,我听后胸口很闷,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压抑感,我知道你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我觉得你们没有人真正去关心在乎及共情这个孩子,而是极力的把这个孩子当成工具去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果我是这个孩子我会有深深的被无视的感觉,因为你们的教育理念比我重要。说到这里我自醒的察觉说话是不是有些重了,但没想到这对夫妻沉默了几秒钟后会同时掉下了泪水。
    因为没有心理门诊我不能实质的帮到他们,但还是希望通过让他们领悟去反省自己,能逐渐让孩子从内心体会到父母对他的爱,这样才能去逐渐改善这个家庭的氛围,形成治疗联盟,治好孩子的强迫症状。
    强迫症一般是“本我”的一种亢进,因自我发展相对缓慢而脱节,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是肛门期也就是2-4岁这段时期出现了问题,这段时间幼儿的自主性开始萌发,以前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只是通过发出咿呀的声音或哭泣去寻求成人的理解,但现在可以自己慢慢走过去触摸和感知。成人不能理解自己时可以慢慢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这对幼儿来说是了不起的一种成就。这段时间父母应该给予恰当的挫折。如果过于放纵孩子而任其自由发展,孩子的自体会发展的很强大,潜意识会有无所不能的感觉,今后会与“超我”形成强烈的冲突而造成适应不良。如果成人过于管束孩子,走到哪都怕摔了碰了,按成人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孩子,而不是按其年龄和心智发展规律来教育,孩子的“自体”会极度受挫。
    以上这两种极端都会造成孩子经后的社会适应出现障碍。而这个家庭的孩子显然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教育理念,并且这种冲突在语言和行为上给这个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孩子在潜意识层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不知道听谁的,强烈的不确定性充斥着他的生活,这也就是形成了强迫症的根源。
    强迫症本质上在寻求自主性即自我寻求控制感,他的洗手和上厕所就是通过仪式行为来表达残留的部分全能感,潜意识在说我能通过做这个事情来表达这些是我能控制的。虽然这只是我的初步动力学假设,但由此让我更进一步体会到60分父母的重要性。
    在日常门诊测量身高体重时,我观察,有的孩子很愿意配合,而有的孩子甚至要满地打滚。即使我告诉他们叔叔不打针也无济于事,我想这决不能简单地用家长那句“孩子怕打针所以看到穿白大褂的就害怕”来解释。
    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省,孩子长大的过程是家长修行的过程,关注孩子并多看到闪光点,通过孩子看到自己,这非常难,但也是家长最值得做的事情。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