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诊三两事 用诚百分百
日期: 2017-04-14
---- 王丽平
“请212号患者到五诊室就诊”此时上午9:50,来往大厅的患者络绎不绝,正值门诊高峰的时候。此时迎面走来的一位老者,嘴边不停地嘀咕着,“我就是想量个血压,不开药”,我扶过老人后,“来,您跟我来健康小屋,我帮您量吧,您带医保卡了吗?”老人诧异道“你会量?”,我笑了笑,半是无奈道,“我这边是电子血压计”。老人坐在椅子上从兜里掏出了一个袋子,拿出医保卡后,小袋子里只剩下几枚五角一角的硬币。量完血压,老人临走的时候,突然变魔术般的掏出两颗糖果,放在桌子上,突然让我想起一位可爱的长辈。一小段特别感动的导诊小插曲。
这几天,上午的导诊工作由护理科承担,在楼下的几个小时内,有蹒跚踽行而来的老者,有茫然四顾的新患者。导诊这个工作就是医院大厅的全自动指引标,一天中,有不断咨询取化验报告的,有被叫号后茫然四顾找诊室的,有预约B超的患者,有发热量体温的患者,有咨询医药改革……大厅里不断有前来挂号看病的患者,当然我们也是这里的消音器,保证一个良好的就诊环境。
7:40,大厅里已经有患者在排队取号,早交班过后,就是导诊的一天,开启楼下叫号机,看着络绎不绝的患者,不断的扫描着是否有需要帮助的患者,叫号机里传来001号患者就诊的讯号,走廊里已有很多排队等叫号的患者,很多都是社区里的老人,也有不少周边前来就诊的新患者。
9:30,一位准备上楼输液的患者端着药,颤颤巍巍地走着,突然让我想起健康小屋的老人,忆起了记忆里的可爱老人,端过她手里的药,看着她对我微笑时的样子,很满足。老吾人之老,在看到同样的老态龙钟时,记忆里的面孔就那么重叠在一起。
10:10,一位叔叔取完药后,在原地停留了数秒,他身边的患者,就告诉他,您治疗的话去二楼找护士。一刹那,很开心,在我们充当导诊的工作时,很多老的患者无形中也为新的患者担任起导诊的工作。在医改的期间,这种带动作用将会更明显,更有利于医改的政策顺利进行。
11:50,接近下班的尾声,楼下的患者可没有七点时候排队的那么多,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患者之间的谈话就听得那么清楚,“现在挂号都不要钱啦,我一直在这里看病,现在每个月的花费都比以前少很多啊”“可不是嘛,今天我挂号的时候,告诉我六十岁以上的就不用交这个什么师什么服务费的,哈哈……。”这一上午的导诊就这样圆满结束,很欣慰,此时的大厅,却像是我的“战果”一样,这就是我花费了四个小时的魔术。
下午也是一样的重复工作,其实每天都是一样的重复,可是不同的是,我们每天都会遇到一件小的不值一提确又很感性的故事。医改这段期间,我们担心患者不理解,担心他们抵触,楼下每天都会设有一位专门做解释的岗位,可是,我发现大多数患者是理解的并配合的。这段时间里,医院通过提升整体的服务质量,从走廊里传出的关怀,看到的微笑,每一个细节服务,穿插在病人就诊的每个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