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不忘初心 不负韶华

日期: 2023-05-08
                                                                               ---- 急救站 吴中学
    很荣幸又一次站在这里代表120急救车组发言,实话说我是不能完全代表他们的,因为他们的辛苦、压力、艰难是我们不亲自经历所不能体会的。在我向他们征求想法的时候,杨秀东、李鹏、胡惠茹、刘雅铭、张嵇焱他(她)们都谦虚的说“其实也没什么,就这么跌跌撞撞也都过来了”,其实在这简简单单一句话的背后不知道隐藏了多少心酸和泪水,他们不说出来我们也猜不到,但我知道一点——他们都是做得多、说的少,只知道低头走路,却忘了抬头看天的人。庆幸的是,我们有公正英明的领导,大家做的一点一滴领导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总是在方方面面给予车组关心和照顾。引用一句话“但行善事、莫问前程”,同志们就放心干吧,鲜花和掌声只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疫情这三年多,大家都在抗疫,只是分工不同、战场不同。120车组一直奔跑在抗疫的最前线,急救的工作环境和我们在医院是不一样的,没有预检分诊、也顾不上看行程码,更不能去挑病人,不管是发热的、密接的、次密的、还是疫区管控的,接令就要出车,没有理由只有执行。冬奥保障之前我们的急救车是没有负压吸引器的,更何况在救护车那么狭小的空间里,和患者距离又那么近,大家可以想一想他们在多少次与新冠病毒擦肩而过的过程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
    2022年对于车组人员来说是最值得纪念的一年,年初是冬奥保障闭环管理,年底是疫情攻坚阶段闭环管理。疫情期间不光完成了日常转运工作,还圆满完成了建党百年、北京冬奥保障等重大保障活动。冬奥闭环保障期间,也是奥密克戎最猖狂的时候,车组接触的基本都是国外来京人员,稍有疏忽就可能感染。国风小区封控期间,做为辖区管片责无旁贷承担医疗保障,24小时在岗,毫无怨言。
    2022年年底,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新变化,院前急救转运空前紧张,为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各单位抽调医护人员支援120,咱们医院我和刘雅铭被临时紧急抽调,车组也又一次进入闭环管理,这一阶段也被称为院前急救攻坚阶段。在这期间,车辆、人员由急救中心统一调度,朝阳区出车数由平常300多次激增到高峰时候的1800多次,工作量比平时增长了6倍,车组人员上24休1天,在车辆最紧张的时候各大医院都有卫健系统专班人员现场办公。救护车什么时候到医院什么时候离开医院他们都会记录,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上去询问,是压床了给你送床,没氧气给你解决氧气,缺什么给你补什么,车辆上也有定位、前舱后舱都有监控,调度室也有人在一直盯着,只要车辆是送完病人从医院出来就立即会有调度安排下一单任务。大家都知道在这期间转运的都是高龄、高危、新冠阳性重症患者,防护就是N95和手套,在这样高危、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车组人员相继病倒,杨秀东、胡慧茹发烧了,随后刘雅铭也发烧了,但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刘雅铭还乐观的自取雅号——刘坚强。这样充满挑战的日子还好没有持续太久,只有不到一个月……但是回首那段最艰难、最黑暗的时间,我们都被他们感动着。
    院前急救不容易,不易在各个环节,接令、出车、现场处置、转运是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每一单任务都没有脚本、也不能排练,更没有支援,都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每一趟任务都是实战而不是演习。但只要患者有需求,就要闻令而动,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因为在每个求救电话的后面就是一双双期待的眼睛、痛苦的面孔、甚至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在生命面前我们不敢有一丝懈怠的,只能尽力!
    给大家分享两个病历:
    第一个病例:是一个独居老人,2个孩子都在国外,去年年底,疫情放开出现发热,从高烧第一天开始打120,等到我们转运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了,在家烧了三天,大家知道她家离医院有多远吗?出去小区过个马路斜对面就是安贞医院急诊,不到5分钟路程,我们很疑惑:都烧成这样了离医院这么近为什么不自己去医院非要等120呢?老人道出了实情:一是当时医院人多看不上病,120转过去的能很快看上病,另一个原因是自己年龄大、又是一个人拖着病体,又是挂号又是缴费又是拿药折腾不动。我瞬间明白了,和调度汇报了情况,把老人拉到医院一切安顿好,我们才离开。
    第二个病例:一个中年男子,未婚,糖尿病、抽烟,晨起胸闷不适呼叫120,我们到现场患者说自己已经服过速效救心丸,症状缓解多了,要求送相对较远的医院,但心电图显示广泛前壁心梗,时间就是生命,告诉他病情严重程度只能就近送医。路上还挺平稳,到急诊门口突然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立即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最后还是抢救无效死亡。从到现场、五楼抬下来(没有电梯)送到抢救室不到20分钟,从接令出车到送到医院没有超过30分钟,可是依然没有把他从死神手里抢回来。这个病例对我内心触动很大,我在想就目前北京的院前急救条件来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被送到医院是幸运的,但为什么结局却是悲惨的呢?是不是再快几分钟悲剧就不会发生?可是我们真的是一分钟都没耽搁,我们真的是尽力了,生死就在一瞬间,我们在死神面前就是这么的苍白无力!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我们所有人的归宿都是火葬场,全都在路上排队,医生的作用就是防止有人插队,时不时把人从队伍里拎出来往后排排,当然,有的实在拎不动也就只能随他了”。
    医学是一门不完美的学科,它不仅仅是医疗技术的科学,更是人学、美学、艺术、哲学和社会学的完美结合,我们不光要医患者的身体痛苦,更要去关心患者的心理痛苦,在不完美中追求完美。“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做一个有温度的医生,院前急救120更是如此。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就要全身心的去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尽心去做,不留遗憾,不管再苦再难,不后悔、不抱怨、不退缩,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出好每一趟车,不忘初心、不负韶华。
[1] [2] [3] [4] [5] [6] [7] [8]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