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就医指南健康科普

小小耳豆 解除大痛

日期: 2008-09-19
                                                               ----- 李振
    自我站开展中医理疗以来,运用耳穴疗法治疗失眠、座疮、头痛、颈椎病、高血压等疾病取得很好的反响,深受患者的好评,下面介绍临床中常用的8个功能强大的耳穴,另外,耳朵上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穴,效果明显,作用也更为广泛,需要您在实践中经常运用,并配合其他穴位,方能体会其中的妙处。这些穴位分别是:
    1、神门点:
    神门在三角窝外侧边缘的中点上,属于肾水系统的区域,其作用主要是调节人体的心系统。肾属水,心属火,水火不调、心肾不交就容易在这个穴位出现高升点,刺激这个穴位可充分调动人体“水克火”的机能,从而使人体达到心肾平衡。
  神门主要用于镇静安神、止痛、泻火解毒、降气镇咳(痰多者不宜),对于烦躁、失眠之人效果尤佳,还可以治疗癫痫、高血压等病。
    2、交感点:
交感点在三角窝下方与耳轮的交汇处。按压交感点对内脏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只要身体有疼痛,尤其是体内的疼痛,交感点必然是高升点大药。此外,它对治疗和调理高血压、冠心病、头晕、眼花等效果很好。      3、皮质下点:
    耳垂的上方、耳窝的外缘有一处凸起,皮质下点就在这个凸起处。皮质下点是大脑皮层的对应区,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的作用,用于镇静止痛、消炎退肿、止汗、抗休克,主要用于调节人的精神,对失眠、心烦等效果非常好。同时皮质下点还是调理内脏下垂和各种瘫痪的要穴,有强壮作用。
    4、肾上腺点:
    肾上腺点在耳屏内侧。肾上腺点能调节肾上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有退热、消炎、消肿、抗过敏、抗风湿、抗休克的作用,还可以止咳喘。最值得一提的是,刺激这个穴位,能调节血管,既能使硬化收缩了的血管软化,也能使松弛无力的血管收缩,是高血压、低血压、出血病等症的克星。
    5、枕点:
    枕点在耳垂上方偏外。由于这一带区域比较小但高升点比较密集,所以手法不需太精确,掐到最有痛感的地方就是枕点了。枕点多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抽搐、脚弓反张、牙关紧闭、颈部强直、落枕、休克等,还能预防晕车、晕船、治疗老花眼和皮肤病。
    6、脑干点:
    脑干点有镇静息风的作用,可以健脑提神、抗休克、抗过敏、镇痛、止血。多用于治疗和调理脚弓反张、抽搐、脑震荡后遗症、脑膜炎后遗症等。
    7、脑点:
 脑点是脑垂体在耳朵上的对应点,可以防治脑垂体功能障碍产生的各种疾病,如肢端肥大、尿崩、月经过多、子宫出血等,此外,该点对遗尿、脉管炎等症也有很好的疗效。脑点和脑干点都在耳窝外侧下方,距离很近,作用也相近。
    8、枕小神经点:
  枕小神经点在耳舟最上方,用手掐效果最好。枕小神经点有镇静、止痛作用,适用于脑外伤后遗症、头痛、头晕,以及出血引起的半身麻木和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头部麻木。  
  此外还有16个简单好用的耳穴在治疗面相对狭窄一些。具体用法,可以贴耳豆,可以用按摩棒压,也可以用棉棒压,或者用手掐或用手指尖顶。这些穴位分别是:
  (1)胰腺炎点:
 胰腺炎点是胰腺炎的高升点,按压它可治疗和调理消化不良、糖尿病、偏头痛。
  (2)子宫点:
按压耳部子宫穴,可以治疗和调理各类妇科病,对性功能障碍也有很好的疗效。
  (3)额点:
 这个穴有镇静止痛之功,可以治疗前头痛、失眠多梦、鼻炎、鼻窦炎等。
  (4)太阳、兴奋点:
 刺激耳部太阳穴和兴奋点可以治好偏头痛、嗜睡症及由嗜睡症引起的遗尿症。
  (5)腮腺点:
 如果有孩子患了腮腺炎,那么家长一定要找到孩子耳朵上这个高升点来作辅助治疗,比外敷的药效果还好。
  (6)平喘点:
 这个点有平喘、调节呼吸功能,另外还能抗过敏、止痒。
  (7)膈点:
 这个高升点主要用于防治膈肌痉挛、血液病、皮肤病,另外对内脏出血、咳血也有明显辅助疗效。
  (8)轮1~6点:
 这是耳轮上的6个穴位,都有消炎、退热、消肿、降压的作用,在此点上针刺放血可治好高血压和扁桃体炎。
  (9)肝阳1~2点:
  用于治疗慢性肝炎,对迁延性、传染性肝炎、转氨酶长期不降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10)目1~2点:
    这两个穴都是用于治疗各种眼病的,但效果略有不同。目1侧重于防治急慢性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等症;目2多用于治疗眼睛红肿、干涩等多种常见眼病。
    (11)新眼点:
    这是用来调理眼睛的一个点。用眼过度出现眼红、眼花、眼痛时,揉这个点最有效。
    (12)外耳点、内耳点:
    这两个点针对于非顽固性耳鸣,还可治疗听力减退。不同的是,外耳点还可以用于治疗外耳冻伤与感染,内耳点可治疗中耳炎。
    (13)胸点:
    凡发生在胸部的病痛,不管是在内还是在外,如胸腔疾患、肋间神经痛、胸痛、胸闷等,这里都可能是高升点。按压3~5分钟,很快能缓解病情。
    (14)坐骨神经点:
如果坐骨神经痛,您可选取耳朵上的坐骨神经点,每天点按3~5分钟,可以不再为病痛所苦。
    (15)上、中、下背点:
上背、中背、下背这3个点在耳朵背后,用于治疗背痛和皮肤病,并能止全身之痒。
    (16)脊髓穴:
    一些老人和长期卧床的病人容易出现肌肉萎缩、硬化,这时家人可以选耳朵上的脊髓穴,每天坚持按压3~5分钟,身体就会慢慢好转。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