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就医指南健康科普

带你读一读中医药法(节选)

日期: 2019-06-27

                                                                                   ----中医科 摘自百度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的办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5日发布,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一、中医药服务:举办规模适宜的中医医疗机构,扶持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发展。
   第12条,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有条件的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药科室。
    第13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中医医疗机构,在准入、保险科研、职称评定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第18条,发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将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发挥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作用。
    二、中药保护与发展:第24条,鼓励发展中药材现代流通体系,提高中药材包装、仓储等技术水平,建立中药材追溯体系。
    第28条,对市场上没有供应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本医疗机构需要,在本医疗机构内炮制、使用,或对中药饮片进行再加工。
    三、中医药人才培养:第33条,中医药教育注重中医药经典理论和中医药临床实践、现代教育方式和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
    第36条,加强对中医医师和基层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开展继续教育,培养高层次的中西医结合人才。
    第31条,鼓励医疗机构根据需要配制和使用中药制剂,支持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以中药制剂为基础研制中药新药。
    第42条,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带徒授业。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引导全市范围内中医药专家到社区卫生机构出诊,让百姓享受到大医院知名中医专家服务的同时,为朝阳区培养区级中青年名中医和高级中药人才。
    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支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中医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带徒授业。
    北京名中医身边工程”,在名中医社区坐诊的同时带教社区医生,并执行远程带教指导,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
    四、中医药科学研究:第38条,鼓励医疗机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促进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第40条,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学技术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推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
    第39条,支持对中医药古籍文献、名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民间中医药技术方法的整理、研究和利用。
    五、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第42条,组织遴选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学术资料。
    第43条,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数据库、保护名录和保护制度。
    第44条,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
    六、保障措施:第49条,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支付范围。
    第45条,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中医药知识,鼓励组织和个人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
    第48条,有关部门应按照法定价格管理权限,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体现中医医疗服务成本和专业技术价值。
    第50条,国家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根据中医药特点对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制定标准并及时修订。
    七、法律责任、附则:第56条,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未依照本法规定备案,或未按照备案材料载明的要求配制中药制剂的,按生产假药给予处罚。
    第60条,中医药的管理,本法未做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民族自治地方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本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办法。
    第62条,盲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的,可以以个人开业的方式或者在医疗机构内提供医疗按摩服务。
    中医药法的通过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针和扶持措施,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有利于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中医药法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有针对性的规定,有利于规范中医药从业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此外,中医药法的出台有利于提升中医药的全球影响力,在解决健康服务问题上,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样本,为解决世界医改难题做出中国的独特贡献。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