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医政信息医保信息

社区慢性病管理技术规范

日期: 2009-12-31

                                                 健康人群管理
    1、目的
    通过向全社会宣传,倡导全社会对健康的参与。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达到逐渐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
    2、内容
   (1)社会健康传播:利用各种纪念日,如“世界无烟日”、“世界糖尿病日”、“高血压日”等宣传日,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观念、健康义务和健康责任。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引导社会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关注。
   (2)实施有利于健康的政策和环境,如提倡控烟、少吃盐、糖,多参加体育锻炼,常到医院检查身体和健康咨询;社区内增设体育活动设施。
   (3)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示范点,针对主要危险因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干预活动。
    3、结果与评估
   (1)社会动员和有关部门参与及支持的程度。
   (2)健康教育覆盖率,群众的知识知晓率,行为改变率,健康建议采纳率;月卜药物治疗的知信行。
   (3)健康管理满意率:从患者角度反映健康管理的综合效果,包括终点效果、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方便程度和经济负担等多方面因素。
   (4)信息资料准确完整,并能按时上报区疾控中心;根据调查结果扩大了建档范围,并制定了针对性管理措施。
                                                 高危人群管理
    1、目的
    发现重点干预对象,制定强化干预措施并指导实施,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2、内容
    负责组织落实各项任务和技术培训,负责筛查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现场质控。建立现患病人和高危者的档案,实施高危人群干预管理和健康指导。
    3、结果与评价
   (1)高危人群的筛查情况记录完整;
   (2)实施高危人群干预管理的数量和比例;
   (3)对高危人群开展干预措施和健康指导情况
                                          重点慢性病人群生活方式管理
    1、目的
    运用公共卫生技术和健康促进干预策略,降低或消除危险因素,控制或推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发症的发生,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健康期望寿命。
    2、内容
    认真落实现患病人的管理。管理内容包括病人登记,建立档案,分析健康问题指导病人自我控制高危因素,根据各种慢性病的管理规范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行为干预。收集过程资料和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技术疑点并提出解决办法。
    3、行为干预方法
   (1)慢性病患者营养膳食干预参见《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 ― 营养膳食干预指导分册 》。
   (2)慢性病患者运动干预参见《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 ― 运动干预指导分册 》。
   (3)慢性病患者戒烟行为干预参见《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 ― 吸烟行为干预指导分册 》。
   (4)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参见《常见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管理手册 ― 健康教育指导分册 》。
    4、结果与评价
    就诊病人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