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社区开展家庭出诊护理的体会

日期: 2011-01-13
                                                                          ----王爽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人群选择在社区医院就医,其快捷,便利,更贴近老百姓的就医模式逐渐被广大居民所接受。而社区医院也增加了走进患者家中服务的任务,社区护士正承担着日益增多的家庭出诊任务。为了探讨家庭出诊在社区护理中的地位,就此对本社区常住人口家庭出诊服务工作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资料来源对本社区2008年11月到2010年11月359例家庭出诊病人进行了统计。两年总出诊次数 359次,其中男性 158例,女性 201例, 2009年均出诊病人153例,月均出诊次数13次;2010年均出诊病人 206例,月均出诊次数 17次。
    2、结果
   (1)家庭出诊患者疾病种类,出诊服务项目及出诊次数。
家庭出诊病人的患者疾病种类脑血管疾病 115例(32%),癌症患者例12(3.4%),高血压30例(8.3%),冠心病28例(7.8%),糖尿病14例(3.9%),保胎95例(26.6%),腰椎术后14例(3.8%),外伤5例(1.4%),呼吸系统疾病30例(8.3%),骨关节病16例(4.5%)。
    出诊患者疾病分类服务项目及出诊次数:输液121次(33.7%),肌注125次(34.8%),皮下注射5次(1.5%),导尿30次(8.3%),换药5次(1.4%),膀胱冲洗15次(4.2%),静脉采血12(3.3%),测血糖26次(7.2%),心电图20次(5.6%)。2009年第二季度出诊次数最多,2010年则第三季度出诊次数最多。
    需出诊的患者有以下特点:老年人、合并(1)慢性病(2)活动受限(3)急性发病(4)感染(5)行动不便 
    3、体会
   (1)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防病治病常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角色应扩展为教育者。同时,护士工作范围不仅局限在医院内,而且要扩大到社会、家庭中。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已成为当今护理工作的一大主题,通过社区教育,可使人们了解疾病知识,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达到最佳康复状态。
   (2)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和指导,使其能够很好地协助医务人员,并加强对患者的家庭护理。
   (3)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利用社区内已有的卫生资源,为患者提供连续、系统的卫生服务,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输液反应和人为感染的发生。
   (5)解决了行动不便带来的问题。减少患者因反复奔波医院耗费的精力及医疗经费。
   (6)出诊是社区护士的日常工作之一,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增加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机会及方式,社区护士精湛的护理技术、热情的态度,更会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士的信任。
   (7)在患者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治疗,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境,加强患者的康复。
   (8)增进社区和医院的联系,是社区卫生服务和医院的重要结合点,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通过院前急救,及时的将需要转诊的患者送到有能力治疗的医疗单位,为患者争夺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也增加了与转诊医院的默契程度,节约医疗资源,为患者增加宝贵生命时间。
    4、存在问题
   (1)家庭出诊(如输液)风险性大,一旦病人出现输液反应发生病情变化,很可能由于缺少必备的救急药品和医疗器械而得不到及时处理。
   (2)社区护理资源配备不足,如遇一人值班,满足出诊病人需求,在站内诊治患者医疗护理安全容易被忽视,或增加患者等待时间,出诊时间难以确定。
   (3)院前急救措施单一,医疗器械有限,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需要。
    5、解决方法
   (1)家庭出诊输液具有一定的潜在危险性,一旦发现异常,常令家属措手不及,不能及时抢救。因此,对家庭出诊患者应尽量避免在家里输液,尽可能选择口服、灌肠、吸入、肌肉注射等给药途径,确因病情需要方可给予静脉输液,首次输液观察时间应稍长。输液前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交待输液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签定家庭输液协议书,护士详细记录操作过程,要求病人及家属签字认可,因为到家里输液的责任护士不能全程守护,一定要给患者留下联络电话,交代可能发生不良反应的常见症状,并详细记录患者电话号码及家庭住址,及时电话或上门随访。
   (2)社区护士应严格无菌操作出诊病人在家静脉输液受到条件的限制,护士工作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药品的种类与输液总量,应禁止容易出现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类,血液制品,中成药等。
   (3)家庭输液按要求保持稳定滴速,老年人、心肺疾病的病人尤其重要,要教会病人及其重要关系人,学会数滴数,调节滴速;对可引起滴数改变的行为、动作,如排便、进食、饮水等,要注意保持输液针头与滴管的通畅和高度。教会家属输液反应和输液故障的观察与处理的方法。
   (4)家庭输液由于条件不同,输入液体的温度不稳定,以防输入液体过冷或过热,发生不良反应。
   (5)专业技术要求较强,要求护士能够单独操作,对血管状况不好,食管,尿道狭窄的患者要学会掌握技巧,并能及时准确的处理突发状况。
   (6)操作后认真观察15分钟后方可离开,如有问题应予正确地处理。
   (7)通过业务与理论的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培训一支业务过硬,并且具有敬业精神的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主的技术队伍,从而降低医疗风险。
参考文献
1.殷慧,王慧敏.从社区护理论文分析社区护理的开展情况.护理学杂志,2002;5(5):384~385
2.初炜.临床预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中国社区医学,2006;8(12):16
3.卢华琳.城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疾病健康交易方式研究.护理研究,2007;7(7):1211
4.赵婉丽.人口老龄化与社区护理的发展.中华护理杂志,2000;4(4):235
5.黄燕,孟晓红.青少年型青光眼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中华护理杂志,2000;3(3):186
6.熊菊芽,颜日丽.加强家庭病床输液治疗的安全意识.中华护理杂志,2000;6(6):382
7.金大鹏,黄人建,贾明艳,等.社区护理常用技术.社区护士培训教程,2000;10(1):18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