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社区康复

日期: 2008-10-31
                                                                         ---- 张怡泉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康复作为六位一体,它在社区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因为康复治疗的对象范围越来越大,如对神经系统疾病和伤残、骨关节肌肉疾病和伤残、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感官及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其他象烧伤、癌症、慢性疼痛等。他们大多数为本中心附近的患者,曾经受过大医院的诊疗,有的出院后仍需继续治疗,或需住院治疗而家中经济条件或子女照顾有困难的患者。对每个患者,我们都主动热情接待,为他们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方便的社区康复服务。
    康复指导目的:通过深入患者家中走访以及门诊康复服务,为患者送医送药到床头,送去了一片爱心;通过向患者宣传有关健康知识,使患者了解利于该病康复的有关知识,改变了不良的健康习惯,使患者向着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
    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对老年中风患者尤为重要。老年人患病后内心活动复杂,其心理特征:①有的患者表现为心胸狭窄,性格孤僻,不能面对现实,给子女带来负担。②有的患者悲观失望,长期受病痛的折磨,产生厌世轻生的心理,对生活丧失信心。③有的患者感情脆弱,时常哭哭泣泣如“老小孩”,二便失禁如植物人。④有的情绪不稳定,喜怒无常易发脾气。⑤有的疑心重重整天沉默寡言,胡思乱想。凡此种种,我们医护人员每天接诊时,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对症下药。在言谈举止上对患者态度和蔼、语言亲切,耐心细致地为患者检查、处置;同时在交谈中掌握患者的不同心理,耐心疏导,特别是个别患者有语言障碍谈话含糊不清,我们绝不能流露出不耐烦或中途打断谈话、顶撞患者等,以免给带来恶性刺激和不信任感,而是要使患者通过我们的接触相处来减轻心理压力,对我们产生亲切信任感。通过建立这种融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情愿接受医护人员对他们进行的健康知识的传授。
    心理指导:①保持平衡心境,避免情绪激动,消除紧张焦虑。如患者精神压力大应设法释放,可向亲朋好友及医护人员倾吐,保持最佳心境,利于病情康复。②对家庭护理指导,首先与患者家庭进行良好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他们宣教保健、健康知识、卫生常识、家庭急救等知识;同时对个别家庭子女对老年患者长期患病流露出不耐烦的心理,进行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教育。③协助老人适当到室外散步,欣赏大自然的风景,树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休息运动指导:①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长期过度紧张、劳累,选择合适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注意运动要适量,不可操之过急、运动量过大。②理疗,每天协助对失语者进行早期语言训练,配合针灸、热疗、电疗、水疗等,帮助恢复功能,促进健康。③康复指导,针对功能康复评定结果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方案,督促其按时按量的完成康复锻炼。
    虽然医务人员提倡康复锻炼越早越好,但是病人和家属往往还是对早期锻炼顾虑重重,特别是脑出血病人,更是担心早期活动会引起再出血。其实,康复锻炼引起再出血的机会很小。医务人员总结出,脑出血病人进行康复锻炼,只要血压平稳,动作不猛,就不会引起再出血,而康复锻炼开始太晚会丧失预防后遗症和并发症的作用。还有人认为,中风病人的康复在半年以后就没有意义了,再锻炼病人的身体功能也不会更多地恢复了,这种想法也是错误的。很多病人在中风1年后,身体功能仍有改善,而且不坚持进行锻炼,已经恢复的功能往往会退步。一些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其他脏器病变的病人担心锻炼会引起血压波动和心脏病发作。其实,中风的康复锻炼是循序渐进的,只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用力过度,一般不会有这些情况发生。所以,我们提倡中风病人一旦病情稳定,就可以进行锻炼,促进病体康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