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

日期: 2008-10-31
                                                                           ---- 杨桂玲
    儿童计划免疫:
    是根据免疫学原理与小儿免疫特点以及疫情监测情况,为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有计划地使生物制品,进行免疫接种的一项措施。
基础免疫:
    儿童在第一次接种某种疫苗时要全程足量地接种,使体内很快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像是盖房子一定要打好基础一样,这叫基础免疫。
    加强免疫:
    基础免疫后人体内的免疫力可维持一段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免疫力会逐渐减弱,最终消失的一干二净。但是在其免疫力降低过程中,再次接种这种疫苗,则免疫力很快增强,这叫加强免疫。
常用疫苗
    卡介苗:用减毒结核杆菌制成的活疫苗.出生婴儿接种,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毫升。接种两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不能热敷),继而化脓,一般8至12周后结痂为正常反应。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首次自2月龄开始共服三次,每次间隔30天,最短间隔不少于4周最长不超过8周,12月龄内完成,4岁时加强服用一次.本品为活疫苗,不耐热,耐低温,在零下20度保存.可将糖丸碾碎后,用凉开水冲服,服糖丸前后至少半小时不吃母乳及热水,因为母乳中含有抗体,可以杀灭糖丸疫苗中的活病毒,影响免疫力的产生。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出生即接种第一针,按0,1,6,进行三次接种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每次均为10微克,第一针和第二针间隔应大于28天,第二针和第三针间隔应大于等于60天,12月龄完成.注射第一针后出现过敏等其它情况者,不再注射第2,3针。应2-10度保存,防止冻结,用前摇匀.对澳抗阳性小三阳或大三阳的孕产妇,分娩前3个月每个月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出生及生后半个月各注射一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1,2,7月各注射一次乙肝疫苗。
    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三个月开始初种,共接种三次,每次间隔30天,最多不宜超过8周,0.5毫升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一岁半加强1次,与基础免疫间隔半年以上。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可干热敷以促进吸收,注射第二针时应更换另侧注射.注射第一针后出现高热惊厥等异常情况者,不再注射第针2-8度保存。
    麻疹减毒活疫苗:生后8个月龄初种0.2毫升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此苗极怕热.怕消毒剂.怕丙种球蛋白.须注意以下事项:1.冷冻保存2.取出接种时应避免阳光照射,疫苗打开后30分钟内用完。3.接种时必须等酒精彻底干了以后,才能注射疫苗。4.注射丙种球蛋白4周内不能接种麻疹疫苗。5.免疫功能不全,对鸡蛋过敏者禁止接种麻疹疫苗。
    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1-2岁第一次基础免疫,2-3岁乙脑加强免疫,且与基础免疫间隔12个月,0.5毫升上臂三角肌外侧皮下注射.每年的7,8,9月份不打乙脑。禁忌症:体质衰弱.癫痫史.发热.患急性传染病.中耳炎.活动性结核或心脏肾脏及肝脏等疾病者.妊娠期妇女.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流脑):6个月龄初种,9个月龄第二次接种.为基础免疫.在6-18个月龄之间完成.两剂间隔不得少于三个月.0.5毫升上臂三角肌外侧皮下注射.接种禁忌:有癫痫.抽风脑部疾患及过敏史者.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者。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
    免疫接种禁忌症:相对禁忌症:患急性传染病。发热.活动性结核病.肝脏疾病等待病情缓解.恢复健康后即可进行预防接种
    绝对禁忌症:有明确过敏史和患有自身免疫疾患.性肿瘤.及免疫缺陷等疾患的儿童任何生物制品都不宜接种
特殊禁忌症:例卡介苗不能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接种
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及处理原则
    1、一般反应   局部反应:接种部位出现红晕.轻度肿胀和疼痛
    一般红晕平均直径小于或等于2.5厘米为弱反应.2.6-5.0厘米为中反应.大于或等于5.1厘米为强反应.一般在接种疫苗后12-24小时出现,48-72小时内消失.反应较重时可用清洁毛巾热敷每次10-15分钟每日数次.卡介苗除外.全身反应.接种疫苗后8-24小时出现发热.头痛头晕.乏力和周身不适.体温在37.1-37.5为弱反应,37.6-38.5为中反应,38.6以上为强反应一般持续1-2天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暖.休息.多饮水.如有高热可适当服用退热药。
    2、异常反应  无菌性脓肿 晕厥。
    3、变态反应  皮疹 过敏性休克
    免疫接种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做好急救物品和药品的准备工作.接种前应给儿童做详细的体格检查.与家长签接种疫苗的知情同意书.做好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