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的健康教育
日期: 2008-10-31
----陈会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职能不断扩大,护理模式不断变革,整体护理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护理工作中来。而健康教育成为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为临床治疗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对急诊病人的健康教育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根据急诊科病例具有难预料,随机性强;病种广,变化急;流动快,进出迅速,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的特点,边学习,边探索,在急诊建立了具有急诊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模式,使整体护理观念有机地与急诊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使之更完善,更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使急诊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
方法 根据不同病种、不同个体、不同健康问题、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中老年常 见病、多发病的较普通和共同存在的问题,如疾病的基本知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劳逸原则、情绪调节、自我预防保健等。首先对患者进行具体问卷调查,然后进行讲解、宣传,再次问卷进行效果评估,了解其掌握程度
实施
1.急诊留观病人中以老年病人居多,而大多数老年病人同时患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慢性疾病,责任护士便会向病人传授具有综合性的最新最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来消除病人因病重而产生的厌烦心理和自弃情绪。我们还针对常见病例如:脑血管、心血管制定了板报、专栏给予饮食、生活习惯、预防保健等指导。
2.帮助长期卧床病人叩背、拍胸,教会病人有效咯痰等,每次示范后大家共同讨论、切磋,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示范宣教能力。
3.对于急诊留观输液,一般时间较长,对有一定知识,接受能力强的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将各种疾病的原因、症状与预后、治疗等知识整理成卡片,交给患者进行阅读,使病人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加以认识,以达到预防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4. 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用个别交谈的方式,悉心指导,从饮食、精神、生活起居、劳逸等各个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不同个体、不同疾病状态、不同性格的病人采用不同的谈话方式和内容,语言要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鼓励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及时让患者了解所输药物名称、作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疗效等
5. 利用有限的时间向输液留观病人开展集体教育,邀请各专科高年资医师讲解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多次举办专科专病讲座,定期与患者开展座谈会很受患者欢迎。常常就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等常识,采用问答式集体教育。护士尽可能满足患者不同问题的知识需求,使患者容易接受,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6.为了加强输液病人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院设计、应用了静脉输液巡视单,并规范了管理.治疗护士与巡回护士一起对病人输液情况进行巡视观察,并将结果记录于巡视单上。
7.加强交接班管理制度,有责任护士介绍病人的基本情况,共同讨论其护理措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结论
1. 健康教育架起了护患之间的桥梁。在健康教育中,护士把爱心和温暖送给病人,增强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减少医疗纠纷,提高了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2. 开展健康教育就要求护士必须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及技能,全面掌握一些基础学科及临床学科的理论知识。否则,难以满足病人的需求及适应护理模式的变革,在护士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3.健康教育的开展,经过长期努力,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实施标准化健康教育。从发放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病人的满意度,从80%上升到95%,效果令人满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鼓舞了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4.使病人掌握疾病的康复保健知识,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提高自身健康维护能力.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了心理压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医疗护理,加快了疾病的康复。
5.应用实践表明,"输液巡视记录单"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增加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加强护士工作的监督,完善输液工作的管理。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素质和责任心,护士只有既要从事临床护理,又要担负宣教、咨询、管理等职能,才能成为称职的播种健康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