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注重护士能力培养
日期: 2008-10-31
---- 王嘉丽
【摘要】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医疗的一大趋势,社区护士的重要性也随之体现,优质服务是社区医院文化传播的途径,社区护士则是载体,是医院的一种文化品牌宣言。 2008年,我院本着“诚信 团结 勤奋 严谨 务实 高效”的院训,秉承“医疗 预防 保健 康复 健康教育 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的社区模式,开展了提高护士专业能力的探讨与实践。
【关键词】护理;能力培养;文化建设;工作作风
社区医院作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手段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护理工作已逐步由单一的疾病护理转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模式,为了适应护理职能的转变,探索提高护理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我院开展了提高护士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1.加强护士专业能力的培养 能力--见证着护士的职责与责任
1.1 着重护士的继续教育
依据我院护理人群的结构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层次,开展“追赶时间”的知识拓展,结合社区常见病、多发病、重点人群,以内科.外科.急救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知识分类式培训,培训组由院长,副院长,书记,医生办公室主任及中西医科医生组成。专人专项,各负其责,以知识积累为目的做到理论与实例相结合,潜移默化,深入探讨。
1.2 提升业务专项能力
具备高超、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将躯体治疗与心理护理融为一体,是护士角色功能的具体体现,本着我院护理人员“奉献、精湛、团结、协作”的精神,进行护理技能操作培训,以护士“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铺内注射、口腔护理、鼻饲、大量不保留灌肠、心肺复苏、无菌技术、穿脱隔离衣、铺备用床”10项护理基本技能操作为纲,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程序,有效果,专人负责,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技艺。注意对技术精益求精,对工作极端负责,对病人满腔热忱,视病人如亲人,进一步完善评价内容、注重病人的舒适度,以提高病人对护理操作满意度。
1.3 规范护理人员学习制度
定期开展制度月学习,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了季度考试,通过考核,强化和督促护理人员医学知识的掌握,为医疗实践奠定基础。
1.4 加强监督检查力度
制度如果不能在末端落实,那就如同虚设,因此,注重强化各级各类人员的责任意识、职责意识,机关加大监控力度,通过抽查形式,确保了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实施。
2、加强护理文化建设,营造温馨家园氛围
文化—牵动着整体的社会效应
2.1引入特殊文化要素
护理的文化要素表露在社会上的外界形象,是护理精神的动态反映。社区是一个大熔炉,人群多样化、复杂化,因此“特殊文化建设-----哑语” 的融入是必要的,前卫的,“每日一语,社会更温馨”,点滴的付出,我们会收获更多的爱,哑语将带动我院更具人性化,社会化。
2.2 注重深层精神文化建设
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护理学的奠基者南丁格尔就曾指出:“护士的对象…是具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护理精神,也就是我院自身的护理品牌、特点以及护理人员的创新精神,它也是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根本动力。因此我们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改进管理手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标准;并结合社区需要,广泛开展“战斗精神”培育,使我院的护理精神和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脑海中,落实到每个人的护理行动中。
3、 严谨持重 树立工作作风
作风—导向“人本”观念
3.1 在护理实践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技术规程,具有自恃自督精神。遇事沉着冷静,对待病人既要有信心又要有自制力。稳重端庄的外观仪表。给病人一种精力充沛的精神面貌,具有安全感,从而获得病人的信赖。
3.2 文明礼貌的服务态度
在护理工作中,注意文明用语,礼貌待人,对病人应寄以深切的同情和尊重。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举止端庄,给病人以亲人般的温暖,从而使病人增强治愈的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勇气。
社区医院是社会关爱的另一种体现,其文化建设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护士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她是最直接、最深刻体现社区医院文化面貌的一个缩影,良好的医院文化的功能可以起到信念引导行为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注重护士能力培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