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抢救一位癫痫病人抽搐大发作引发的思考
日期: 2012-02-20
---- 医疗科 金凤实
今年12月 5 日的上午9点钟左右,我在一楼的全科一诊室正在出门诊,我记得那天是星期六,门诊的患者特别多,我们每一位医生都很忙。
正当我们都在紧而有序地处理手中的病人时,突然,收费处的宋老师,大声尖叫:医生快来啊!我一听,不好,一定是患者出事了,我毫不犹豫地一个箭步穿了出去,冲出去的同时,我心里同时也在想:是不是患者出现心脏骤停了?因为我们当医生的知道,最怕患者出现心脏猝死了,我本能地首先想到了这个病。
我发现一位患者已经在收费处前,面部朝上倒在地上,周围已经围了一群人。患者意识不清,面色青紫,两眼上翻,口唇紫绀,牙关紧闭,全身抽搐。我立即去触摸大动脉,还好,动脉搏动存在,我立即给予掐人中,这时,杜大夫在二诊室,听到叫声,也立即扔掉手头工作,赶了过来,相继护士也赶了过来。杜大夫看了病人之后,立即吩咐护士肌注1支安定,并一边解开衣扣,将病人的头部转向一侧,这时我才发现患者已经口吐白沫了。杜大夫对我说,这患者以前患有癫痫病史,刚才还在他那取了药,这次一定是癫痫又发作了,并指示说一定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则利于口腔分泌物流出,防止误吸或舌后坠窒息。
就在患者抽搐稍有所缓解后,我们5、6个人立即将患者置平卧位,抬入急诊室,并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护士负责血糖及心电图检查,并建立了静脉通道,进行进一步的体格检查:血压:230/130mmhg,双瞳孔等大同圆,对光反射迟钝,双肺阴性,心率:140次/分,律齐,双侧病理征阴性。患者入急诊室后还是在不断的抽搐,杜大夫指示我赶紧联系家属,拨叫120,同时指示杨爱娟大夫,用纱布缠好压舌板,垫在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护士们则紧盯着病人,随时听候医生的指令……。
所有这一切,都在忙而不乱中有序进行着,而患者似乎对我们的付出并“不满意”,她还在不断的抽搐。杜大夫指示护士给予乌拉地尔静点,以降低血压,以免出现脑出血等并发症。并追加1支安定,给予静脉注射,以控制抽搐的持续发作,大约40分钟后,家属及120医生先后赶到,等他们离开医院时,患者血压降至190/110mmhg,抽搐较前稍有缓解,这时,我这颗紧绷的心才渐渐松开,我心里也在祈祷,愿这位患者能平安无事。
这一次的抢救就这样告一段落了,虽然我们未能完全缓解患者的抽搐发作,但是,我觉得这一次的抢救应该是非常圆满的。因为从一开始到结束,我们的医护人员都以非常积极的心态投入到了这场“搏斗”中。虽然没有像抢救心脏猝死病人那样惊心动魄,但是我们医护人员在杜大夫的统一指挥下,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忙而不乱的处理病人,没有耽搁一点时间,充分体现了我中心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再次回想,现场应急抢救工作忙而不乱:有的给患者吸氧;有的作心电图;有的急救输液;有的进行现场秩序维护;有的专门保护着病人的身体,以防患者在抽搐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有的向家属交待病情,做好转入上级医院的交接工作……,后来回访患者,已转入上级医院,持续间断抽搐约3个多小时后,才清醒过来,经过全面的身体检查之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此次抽搐发作为癫痫大发作,并呈持续状态,病情相当危险,随时有可能因我们的处理不当,或抢救时间的延误而发生脑水肿、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肺部感染等不良后果。
通过这次的抢救,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急诊抢救工作就如同上战场一样,“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争分夺秒”是多么的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医疗资源,在“黄金时间”内抢救生命,控制病情发展,保护器官功能,争取良好的临床预后。否则,没有统一的指挥领导,就不会有周密的治疗方案;没有分工明确,就不会有忙而不乱的秩序;没有团结协作,就不会有最快的治疗效果。
我们望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处在三甲医院周围,急诊患者相对较少,在急诊抢救方面的团队协作锻炼机会有限,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良好习惯,听从上级统一指挥,认真完成自己的手头工作,团结同事,工作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同时我们医护人员一定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急救技术水平,在急救的黄金时间内给予恰当的救治,以避免死亡和伤残。并要以全心全意的精神竭尽全力的拯救病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急诊抢救中,成功处理每一次急诊抢救,不会给自己的工作生涯留下任何遗憾。
我相信,我们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在病人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医护人员都能做到全力以赴、团结协作、争分夺秒、竭尽全力。我相信,只要我们有信心、上进心、爱心和工作热情,我们就一定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