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医患感恩·有你有我

日期: 2012-02-20
                                                                        ----东园站  李振
    有这样一首歌我们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它的深情旋律时时会穿过我们的耳膜,进入我们的心灵深处。这是一首广为传唱的歌曲----《感恩的心》,作者用发自内心的深情来讴歌自己的父母,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这就是感恩的心!“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我想感恩的心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有的人感恩父母;有的人感恩老师;有的人则感恩于对自己有恩的人……,而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医患之感恩。
    从古至今医生治好患者,患者感谢医生,是很常见也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医生在医治好患者以后,是否会对患者有同样的感受?诚然在很多时候,我们却没有想到这点,因为我们大多都是给患者解决一些较为常见的病例,所以觉得没什么,可是如果我们在碰到的可能是非常棘手或最难忘的病例时,我们该怎么做?或许这就是挑战我们的医疗技能和临床思维的时候了,而正是这样的病例,才会激发作为医生的我们可能从未发觉到直觉再到最深层的力量或技能。
    在面对这样的病例时,我们往往会冒着风险将其解决,这时我们就需要患者的信任和配合,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得到启示而解决问题学到知识。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患者时我们就要心存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我想在医学发展还面临着许多未知的情况下,医患之间就更需相互信任和配合,这样才能跨越医学鸿沟。从这个角度说,医患之间多一些宽容,多一些感恩之心,才更有助我们于攻克顽疾。
    感恩是成长的基石成才的源泉。
    很多时候作为医生,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应做的工作,而患者却往往道谢连声,而对于患者,我们要做的是以感恩之心去面对患者,因为是患者让我们有了自己的舞台;是患者的信任和宽容,让我们在临床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无疑是一种恩赐。患者来就诊,进入医院求助于我们,是将健康和生命相托,人世间再也没有比托付健康、幸福和生命更重、更珍贵的托付了。这么深沉的重托,就很值得我们存感恩之心,正是因为他们的信任,才使我们的工作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我们只有怀感恩之心,才能明白患者的难处,才能更努力地回报信赖于我们的患者,对患者持有亲人般的关爱,才能让我们真正的成长。
    记得在学校学习解剖时,老师都会教导我们先向尸体鞠躬,一是表示对逝者的尊重,二是感谢他们为自己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对待逝者我们尚且心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待自己每天接待的患者,我们更应该怀有感恩之心。
    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好医生,不但要有很好的医术,更要有一颗感恩之心,在某种意义上,感恩之心更为重要。对患者心怀感恩,可以帮助自己把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而提高自己,患者是我们的治疗对象,更是我们成长的基石、成才的源泉、实现人生价值的梯子。
    所以我们作为医生,更应对患者充满感激之情,因为我们所有进步都是建立在患者的痛苦基础上。我们为患者治病,患者也为我们做出了贡献,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有患者的功劳,如果没有患者,我们的技能可能仍停滞不前;如果没有患者,我们的看病经验会很少;如果没有患者,我们的医疗水平就不会发展。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一知半解到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共问诊了多少位患者,只要试着回忆一下,就会明白患者对于医学意味着什么。在探索医学领域高峰时,患者是我们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
    感恩来自于患者的信任
    有一个患者她让我印象最深,她是一名随诊三年多的老患者。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这患者时的情景,当时是因腰椎病来就诊,虽然我只能为她的病痛减轻暂时的痛苦,但她却对我信任有加,至此后她便成了我诊室里的“常客”,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和我说。转眼间,快又四年的时间了,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忘年交,每次来看病同事们都开玩笑说我的“二妈”又来看我了。今年她因为腰椎病加重来找我说:“小李,我相信你,找你这么多年了,你最了解我,给我点建议”----是患者的信任给了我信心,这让我很感动。根据她的病情,我建议她到中日医院去做腰椎手术。现在,她身体康复很好,同时还把一些看病的经历和我分享,每次来拿药都会和我说说她的情况,还一直感谢我。
    其实,我并没有做什么,只是给她建议,却让她如此感动,而真正要说感谢的是我,没有她的信任,她也不会首先来问我,也许一味地保守治疗,反而会耽误她的病情,并不能为他们减轻病痛。所以我被她这种无条件的信任所感动,想要尽力去帮助她,用自己的行动去回报他们。虽然我没有在行动上帮助患者,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便让她在身体和心灵上健康快乐,那我更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位患者。
    感恩源自患者的理解。
    他们是一群残疾人患者,目前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残疾人患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社会的歧视,这些残疾人患者容易自卑,远离社会人群,有的甚至患上心理疾病。其实我知道,对这样的群体,治病也许并不是主要的,心理疏导才是重点。
从接手患者的那天起,我便成了他们的心理医生,每次去做康复都会抽出时间与患者交流。渐渐地,他们从不接受、不理解到脸上有了久违的笑容。他们也知道我的治疗为他们的疾病帮助并不是很大,但是他们每周都会很愿意配合我的工作,不管在寒冬还是酷暑他们都会准时到康复站等我。所以我要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支持、理解和信任,我才会在康复工作岗位坚持了四年;因为他们,我才有机会接触残疾人群体的生活;因为他们,我才知道要怎样去和残疾人相处;因为他们,我才知道社区康复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他们,我才知道要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位患者。
    感恩只为患者的感动之情
    有这样一群患者,他们都患有各种骨关节病,而他们却在每天凌晨四五点以后就会到卫生站的门口等候着。尽管冬日寒风凛冽,他们依然坚持,他们都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作为一位社区医务人员,我能做的只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早点起床、早点上班、早点开门,让在寒冬里等候的患者心里有一丝丝的暖意,让他们能早点坐到屋子里等候。
    其实,每天走到卫生站门口,老远就会看到患者和我招手、向我微笑,心里就会感觉很温暖。虽然就要在拥挤的小屋面对的繁忙的一天,可一想到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看到他们病痛减轻后充满信心的微笑,我便觉得很欣慰,再苦再累都值得。所以我真的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对我的信任,感谢他们把健康托付给我。而我要做的就是能让患者体会到,我是尽心尽力为患者的。我将与患者互信和感恩作为自己行医的目标,结交了很多的患者朋友。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而上面的其中几件事面对是不同的情境,而拥有的却是同样的心态----感恩之心。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在炫耀或者说是我运气好,遇上的都是好的患者以及依从性高的患者,最后才会实现共赢。如果运气不好,遇上不好的患者而医患关系差,何谈感恩?其实不然,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而对于医生这个每天与死神赛跑、挽救生命、治疗患者的群体而言,对生命的领悟往往更深刻,更需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感恩生活、感恩社会、感恩一切与自己相关的人,尤其是我们的患者。
    感恩从点滴小事着手
    我想与患者相处的秘诀不在于其它,而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的知识都是从学校、书本、网络等方面获得的,但实践都是来自于患者。我们要明白虽然是我们给患者看病,但如没有患者的信任,我们就会失业,是我们从患者身上学到了知识,感恩是理所应当的。有人曾经问我:“你为什么会给患者穿鞋穿袜?”,我会自豪地说:“因为我心中有尊重患者和理解病人的意识”。当我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尊重和理解的意识就鞭策着我,要把一切不解抛在脑后,一丝不苟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将感恩之心体现在诊疗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细心的为患者服务;耐心的去了解患者的病情;贴心的去为患者治疗;也许你细微的一个动作或者一句关心的话语就能让患者感到你的真心了。
    感恩患者成就我们
    或许我们所有人都知道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意识的重要性,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认识到这与医院及自己生存的关联性。我们也知道在社区从事医疗活动和三级医院是比不了的,我们没有先进的设备和高端的检查仪器等等,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更多的患者对我们的理解和信任,我们不但要做出自己的形象、理念和品牌,更要把恶性循环转换为良性竞争。所以我们更应该引导医患双方相互感恩,尊医爱医、尊患爱患。
    尽管现在的医患关系不好,德信建设还有待加强,但医患关系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冷漠和对立。患者来找我们看病,是因为我们减轻了他们的痛苦,给他们健康,而我们医生就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患者,因为他们成就了我们的职业。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如何对患者,患者心里有数。其实,患者也会心疼医生,很少有患者认为医生就要理所应当的为他们服务,无理的患者较少。即使是对我们不信任,但如果解释清楚,患者是可以理解的,而不会采取极端的手段。所以我们的成长是患者陪我们一路走来的,是患者给医生这个职业提供经验才能让我们将来成为专家和教授。
    我们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是理论知识,只有实践,也就是众多患者,才让医学生成为医生。我们的点滴成长离不开患者,患者的病情给予医生临床专业的帮助。患者在身患疾病时面对人生的态度,也会加深医生对生命的理解。
    一切理论都是帮助实践,而医学是一门经验学科,所以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所接诊的每一位患者。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一位好医生,最后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面对每一天的工作与生活吧!只要我们人人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真心的服务好每一位患者,让每位来就诊的患者沐浴健康阳光,开启幸福之门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