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注重医院文化 提升医院内涵

日期: 2012-02-20
                                                                       ----健康管理科  王嘉丽
    【摘要】医院文化是一种无法复制的内在特性,脱胎于企业医院的我们,在积极完善各项工作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体系及特色文化。我中心文化体现在加强医疗建设、构建核心团队、提高医院竞争力等各个方面。现就本人见解对我中心文化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医院文化  物质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1、医院文化的简要介绍
    1.1医院文化的概念:(百度搜索)
医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主体是人。
医院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医疗设备、医院建筑、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效益等有形的东西,其主体是物。
    1.2医院文化的内在关系
医院硬文化和软文化,两者的关系等同于辩证里面的物质与意识。所以,应该也就等同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医院文化的建设囊括了建设者、组织者、参与者的全部心血。
    2、我中心物质文化建设
    2.1房屋用地
我院的使用面积不足2000平方米,每日接待约500人的门诊量,承担着医疗、护理、公共卫生等社区工作。和其他社区中心相比,我中心实属“袖珍型”。在现有面积的制约下,领导层集思广益,有效利用每一寸土地。
    2.1.1口腔科:根据口腔科门诊量大的情况,将其诊室拓展为三间,有效缓解了口腔科的就诊压力;
    2.1.2化验室:其狭小的空间,硕大的仪器设备,制约了正常业务的进行。今年8月化验室工作移至三层。
    2.1.3护理科:我中心护理科每日总工作量约150人,其中输液日均约120人次,治疗室面积狭小,不利于护士查对制度进行及工作效率的提高。今年8月,护理科面积增加,建立“护士站”,拥有独立的配液室。
    2.2硬件设备
本年度,我中心加大了对硬件设备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2.2.1口腔科:今年3月,我中心购置了一台意大利产口腔综合治疗台;8月购置两台德国产的新设备:C8+型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X光机及X线数字成像系统。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口腔科的就诊压力。
    2.2.2化验室:今年9月,购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并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安装、培训、调试、比对工作,并于10月31正式投入使用。目前使用效果良好。
    2.2.3 B超室:今年12月,添置一台动态心电记录器,已投入使用,目前B超室有3台记录器。原有两台,患者需等7天才能带上,设备增加后,只等1-2天就能戴上,目前平均每个月就可以戴60个左右,缓解了设备紧张的压力,同时更方便社区居民。
    2.2.4放射科:今年3月,购进CR干式相机,并投入使用。CR的数字图像处理功能提高了图像质量,影像信息可数字化存储,有利于并入网络系统。得到患者的认可,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2.2.5医疗科:12月,购置一台心电遥测监护仪,并投入使用。“替代”了20年使用寿命的监护仪,有效的保证了医疗质量。
    2.2.6卫生站:3月,中心逐步为东园站、南湖站、季景站和西园站配置了“多功能全定量特种蛋白检测仪”,主要功能是检测糖化血蛋白、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主要用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栓塞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满足了卫生站患者的诊疗需求,效果良好。
    2.2.7其他:购置计算机13台、打印机6台,应用于临床等各科室。
    3、我中心精神文化建设
    3.1职能部门
    3.1.1处方管理小组:自2009年4月,我中心成立处方小组,并经过管理人员的更替、职能的划分、制度的规范等,已形成自己的管理流程,利用每周五的处方管理日进行处方检查,利用质量互查进行抽查,目前中心处方出错率小于5%。卫生站处方差错也大大降低。
    3.1.2信息小组:2010年2月,成立信息小组,7月调整信息小组成员,并建立“信息化小组管理日”,经过制度的完善,人员工作的逐渐熟练,系统的不断升级,现已形成自己的流程。
    3.1.3医保小组:2008年,我中心就已成立医保小组,并定期召开例会,规范管理医保工作。随着医保在整体工作中分量的增加,医保工作的任务逐渐加大,人员、制度也不断调整。2011年的医保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医保与信息小组努力协作,整体工作有效控制。
    3.1.4继教小组:我中心始终注重继续教育工作,严格小组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做好通知、监督工作,每年都能顺利完成学分考核工作。
    3.2质量互查
    自2009年4月,我中心开展每月一次的质量互查工作,目的在于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杜绝医疗隐患。经过两年多的质量互查使得“各具特色”的工作逐渐规范、统一,互查工作也由摸索阶段走入过渡阶段走向成熟。目前,检查人员轻车熟路,被查人员忙而不乱,检查项目精而不繁。
    3.3业务培训
    自2008年,我中心开展员工培训工作,并逐渐由最初的小范围培训过渡到全院培训。2010年月开始形成相对规范化的培训流程,准备、通知、培训、内容挂网。各科室也建立了自己的培训制度,时间固定、人员轮流。业务培训已然成为我中心的一项日常工作,并形成一种学习氛围。
    3.4岗位练兵
    自2009年8月,我中心根据“朝阳区卫生局岗位练兵实施方案”制定岗位练兵计划,设立领导小组,定期培训、考试。2010年3月形成固定的考试流程,一直延续至今。
岗位练兵有效的提高了医护防人员的理论水平,对于应对卫生局每年一次的岗位练兵考核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从我中心所取得的考试成绩可见。 (2009年,3个专业60人参加,人均65.87分,总成绩排名第十二;2010年8个专业109人参加,人均88.23分,排名第四;今年,12个专业108人参加,人均90.61分,排名未知。但从卫生局所统计的数据来看,除1个专业外,其他专业均高于平均成绩)。
    3.5人才结构
    人才的优势化结构是医院寻求发展的潜在力量,充足的人才储备及人力应用与建设,这对一个医院来讲是一种无法比拟的财富。
目前,我中心员工1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2人,占85%;整体员工文化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81名,占52%;同时员工年轻化,平均年龄32岁,可塑性强、求知欲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3.5内涵建设
    我中心注重医院内涵建设,注重员工文化培养,同时具有较为成熟的网站可进行内部交流与对外沟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的网站可以说明一切”。中心网站涉及34个栏目,几乎囊括了我们的工作。网站同我中心的文化一样是一种无法复制的财富。从网站上我们可以了解我中心的动态、熟悉工作制度和流程、学习医学知识、相互交流情感和日常业务。
    我中心的各项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医院文化也就在体现在此,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者间存在作用和反作用,作为参与者与受用者,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我们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医学,同样包括思想、理念等诸多财富。
    (以上仅为个人对我中心部分工作的分析及见解,存在很多认识上的不足和分析弱点,还请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