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医保政策下的处方管理
日期: 2012-02-20
---- 专科 王朝霞
在过去的2011年,我中心全面实行“持卡就医,实时结算”, 且随着医保人群的全面覆盖,门诊量也大幅增加,全年就诊人数约增加13%,门诊收入增加了39%,使得我中心的处方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医保处方所占比例在2011年大幅度增加,约占总处方数的90%,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医保处方的管理工作。我中心的处方管理日趋成熟,处方的进步,归根结底,是全体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2011年的处方管理:
一、制度管理----予以规矩,成就方圆
医保处方是医保管理的一部分,从处方管理的角度遵守医保政策规定,规范医疗行为,同时医保政策促进并指导处方管理的可操作性。经历每年数次的绩效考核,并且持之以恒地进行每周一次的处方小组活动对我院处方管理制度的建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对我们日常工作的提炼总结,在管理形式上完善了我院的制度建设,在门诊医疗行为中指导了规范用药。
我们的处方管理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我们受限于制度,但我们又得益于制度。今年的?医保医师制度?对我院处方管理制度的更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涉及到医师的个人利益,是对医师个人从业资质的考验,从而在整体上规范了我们的医疗行为。
二、人员重视----互相理解,尊重劳动
每一项劳动都是建立在他人劳动的基础上,每一项劳动都应得到尊重。比如医生为病人开出处方后,还要经历收费、取药、打针或输液等环节,病人得到救治,医生的劳动成果才能实际体现出来。
处方管理在经历几年后,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因为大家明白了这项工作的意义。检查处方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检查,发现问题,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工作。虽然不是故意要出错,但是要有意避免出错。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改正一张处方,而是如何避免继续出类似的错误。面对面交流,使我们之间沟通更多,理解更多。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我们就让好的习惯在自然而然中形成。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播种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资产。
三、系统支持----后台工作,不容忽视
我们的工作都离不开一个平台,那就是信息系统。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利用手中的资源。医保拒付的产生为我们提了一个醒,要充分利用信息平台。首先是我们的工作站,从药品的入库开始就做好维护,功能主治、用量用法、限级限量等等。药品字典的维护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在平常检查处方时,还会及时发现药品维护方面的疏漏,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们希望能做得更好,及时更新药品说明,避免产生歧义。其次是医院网站医药信息栏目及时更新药品信息,传达医保政策,以及处方新规定等等。第三是医信通,通过短信随时、及时将信息下发。
四、多方协作----明确目标,团结协作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中心处方管理的进步,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努力。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处方管理把好了第一道关;临床大夫以高度的责任心开具每张处方,同时要兼顾医保的各项规定,不能超量开药、不能重复用药、不能开限级药;收费人员细致的查收;药房核对用药的正确性、合理性,是否符合处方规定,及时截留不合格处方,没签字的,项目不全的,用药途径错误的,部分处方及时更改,为处方管理把好了第二道关。
在处方管理日活动中,处方小组成员、年轻的临床医生、药剂人员以及卫生站处方管理人员共同参加,抽查某一天的处方。在检查期间,我们会为新来的年轻大夫讲解处方规定,也会对他们在临床中开药时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药房从她们的角度为我们开拓了新思路,卫生站也会带来他们的管理特色,发现错误及时改,这样重复出错的几率越来越少,也为处方管理把好了第三道关。
今年处方小组活动共进行了32次,共参加人数205人次,卫生站参加人数26人次,药房参加14人次,医生组参加人数38人次。虽然医保处方数量在不断增加,处方错误率却在逐渐下降。前半年处方数量平均每天约为500张,处方抽查错误率在8%左右,后半年处方数激增,在最近一次抽查中,某一天的处方数为708张,基本控制在5%左右。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个人的视角成就了集体全方位的视角,当我们能全面地看待问题时,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我们处于这样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集体中,我们中心的领导、科主任们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做出榜样,我们每一位员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脚踏实地做好每件事,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工作、生活、人生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2012年,我们任重而道远,新形势下,医保可能会不断出台新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这样的素质去面对。曾看过一篇文章,“彩虹是受了挫折的阳光,正是因为受了挫折,雨后彩虹才如此炫丽”,工作中也是要不断受些挫折的,正因为接受困难的挑战,我们的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