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在互帮中学习,在互助中进步

日期: 2012-11-16
                                                                                 ----医疗专科  王朝霞
    任何个体都不可能孤立于外周环境而存在,在我们医院,任何一项工作也都不是孤立的。门诊医疗的正常进行除了医生的诊治,离不开护理,药房和各辅助科室;慢性病的管理以及各种政策性的任务也依赖于各科室的大力配合才得以顺利进行;处方管理中处方的质量离不开规范的病案管理等等。我就先从自己所管理的处方质量谈起。
    一、处方管理中的体会
    回顾这3年多的处方管理工作,其中的曲折与进步有目共睹,自从2009年绩效考核之后,中心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处方进行管理。最初目的是为了迎接每年一次的绩效考核,当时虽然是电子处方,但是错误率相当高,没有相关部门对处方进行专项检查,大家还未非常重视处方的质量。但是随着北京市卫生局及朝阳区卫生局各种政策的出台,也为处方质量的好转起到了推进作用,其中几件大事记忆犹新。
   (一)由手写处方变为电子处方
    手写处方的弊病不容赘述,只说说电子处方的好处,字迹清晰;单张处方药品不超过5种,系统自动分方;中成药与西药系统自动分方;保证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不出错等。
   (二)电子处方的变更
     1、常见错误
    处方中常见的错误有缺诊断,用药途径错误,单次用量超限,用药次数错误,总用药天数超限,药品通用名相同的重复开药,提前开药等问题。
     2、处方进步
     ① 社管绩效考核由一次改为一年四次(3+1模式),这就对以前的工作方式提出挑战。我们没有时间去突击应对检查,而是要从每天的工作抓起,使处方以真实的面貌迎接检查。对此不仅有些同事会质疑,而且最初我也不是很有把握,但是主管院长的决心与气魄激励了我们。在他的亲自领导与鼓励下,在临床医生、药剂人员和处方小组成员的多方协作下,我院的处方质量像一个不懂事的孩子逐渐长大,逐渐摈弃各种不良的习惯,逐渐形成好的风气,而且给新员工也起到了良好的帮带作用。
     ② 院内质量互查、系统更换,医保处方上传,医保拒付,医保医师协议等一系列事件,使处方质量上了一个大台阶。
    诊断逐步规范化。高血压病需分级诊断;糖尿病需分型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用药不同必须区分诊断;社管检查一些注意事项:拜阿司匹林的适应症,六味地黄的适应症,血脂康胶囊的诊断等;医保提示的一些药品的特殊诊断:阿托伐他汀,氨基葡萄糖片等药品的规范诊断,尤其是中成药如六味地黄,杞菊地黄,金匮肾气,养血清脑等的规范使用。
     ③ 系统中药品说明的正确维护
    药品说明的维护经历过几个阶段,初步说明维护,严格按照说明书维护,禁忌症的添加,一些特殊说明。药品说明的维护为门诊医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④ 门诊病案质量的提高对处方有很大的促进
    如果说医保的各项规定对处方的质量提出了基本的要求,那么规范的病历书写对于处方中药品规范使用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门诊病历的规范化要求使得“点菜式”开药成为不可能,使得不规范诊疗成为不可能,要求在病历中体现因病施治。
    当我得知一、二季度社管的考核(远程计算机随机抽查)中处方都得了满分,倍感欣慰。我院的处方管理像小树的成长,从给它浇水,施肥,剪枝,看着他经历风雨,默默成长,蓦然回首,他已成参天大树。尽管过程很煎熬,很痛苦,但是当硕果累累时,谁还会在乎曾经历的苦!也深切地体会到现在取得的成绩是多方努力的结果,单靠处方小组使力,肯定达不到现在的标准。
    二、其他方面的体会
  (一)脑卒中筛查
    7、8月份,眼科停诊期间,科室领导的安排我参加了健康管理科的脑卒中筛查工作。因为这是一项多科室参与才能完成的工作,我们医疗专科中口腔科门诊量大,工作超负荷,妇科、眼科都只有一位医生出门诊,所以一些科室之间的协作可能就很少,这次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体验不同的工作。在这段时间,收获颇丰。
    北京市在社区展开脑卒中筛查和防控,北京市脑卒中预防策略主要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狭窄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的重点方向是降低血压、戒烟和控制血脂。对于以上这些理论化的东西,只有亲身经历这样的活动才会深有感触。作为社区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这项活动中,科室人员的调配,中心与站之间的良好协作,积极的心态才能使得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参与的人员都克服了个人及小集体的困难,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
   (二)病历检查
    通过参加社管组织的社区门诊病历书写,了解了上级主管单位是如何对我们的门诊病历进行检查,以及检查的标准。之后,我曾参与我院的门诊病历检查,首先站在检查者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指出不合理的方面,提出更改措施,细化病历的质量,然后也应站在全科医生的立场,为什么会出这么多的错?如果给予多次的培训,提供详细且多样化的模板,那么操作起来是不是能得心应手!通过检查、学习,我在写门诊病历时,也会更加认真地去避免出错,特别是低级错误以及致命错误。通过这样的工作,不仅帮助了别人,也提升了自己。
    我们的工作环环相扣,我们的工作密切相关,为了让我们的工作处于良性循环,每个人都应为他人着想,因为我们不仅通过互帮能学习到别人的优点,工作经验,工作方式等,而且我们能从互助中共同进步,这也是我们医院长足发展进步的的根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