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退出
导航: 首页发展论坛

高血压的早期预防

日期: 2012-11-16

                                                                          ----花家地站  孙  代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是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疾病,2004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超过1.6亿。尤其在社区就诊的病人中,以高血压最为多见。可见,高血压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预防高血压已经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高血压的危害
     1、症状:头疼,眩晕,心悸气短,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并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高血压可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1)引发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一组312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15年-18年长期随访,由于心、脑、肾并发症死亡97例,占全部死因的74.6%。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压前瞻性27个月随访观察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68.79%,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3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
    (2)引起肾脏病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3)引起猝死 :高血压因左心室负荷增加,而致左室肥厚,易患心律失常、冠心病,是猝死的高危因素。
    (4)导致多种病变 :高血压还可导致心、脑、肾和血管多种病变,发生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生命与健康的并发症。
    要想防治高血压带来的危害,最主要的环节还在于早期预防,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高血压的预防
     1、控制体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的肥胖者也在不断增多,而肥胖是诱发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人们在正常体重下患高血压的概率为11.3%,而肥胖者患病率达到44.5%。因此,要控制体重,规律运动,合理膳食。
    (1)规律运动:是指“流点汗、有点累又不会太累”的规律性运动,每周最少三次,每次至少30分钟,每次中度以上的运动强度持续30分钟的运动消耗能量300卡,利用规律的运动来增加热量的消耗,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2)合理膳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我们每天应吃的食物种类很多,应该合理分配不同食物的比例。谷类食物每人每天应该吃 250g-400g;蔬菜和水果每天应吃 300g-500g 和 200g-400g; 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每天应该吃 125g-225g(鱼虾类 50g-100g , 畜、禽肉50g-75g,蛋类 25g-50g) ;奶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相当于鲜奶 300g 的奶类及奶制品和相当于干豆 30g-50g的大豆及制品。烹调油,每天烹调油不超过25g或 30g.
     2、控制钠盐的摄入:钠盐的过多摄入是导致高血压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钠在体内积蓄,导致血容量增加、钠水潴留,增加血管对升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小动脉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限制盐的摄入量:每日应逐渐减至6g以下,这量指的是食盐量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
     3、戒烟:吸烟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尤其是高血压。烟中尼古丁刺激心脏,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烟还可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在血管壁上沉积,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4、缓解精神紧张,心理平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更加快捷,而随之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使人们长期处在高度的精神紧张度状态,生活很不规律,心理压力较大,加上缺少体力活动和锻炼,其发病率比正常人群要高。只有注意劳逸结合,寻求心理平衡才能有效的缓解精神紧张、易怒、情绪不稳。在生活上适当安排休息和活动,每天要保持8小时睡眠与适当的午休,并轻松愉快地与家人在林荫道、小河边、公园散步,也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综上,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早期预防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培养良好地行为方式,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使人们更健康的工作、生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预防保健(孕妇建档、疫苗接种):84712717 健康管理科(复课证明、健康教育):64738827 健康体检(健康证、驾照体检):64731921
医疗咨询:64750202 口腔科:84780581 中医科:64701559 行政办公:64707662 医疗投诉:64731921
京公网安备110105000765 版权所有:北京优腾科技有限公司京ICP备05082545号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