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
日期: 2012-11-16
----防保科 张雪娇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是用于预防接种单位免疫规划工作的信息系统。主要将所管辖内的0-3岁散居儿童、幼儿园、中、小学校儿童计划免疫信息录入系统,并通过连接vpn上传至国家免疫规划信息数据库进行的电子备档。
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从零岁儿童起使用预防接种系统,可以高效、准确的监控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迅速提高人群的整体免疫水平,降低人群对相应疾病的易感性。同时具有减少和消除传染源的意义。再此,计划免疫的接种信息等同于儿童健康信息的“身份证”可以用来作为提供给出入各个国家的免疫史证明。
自2007年《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试运行阶段至今已经完全步入正式使用中。在此,认真按照《北京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工作规范》建立了信息管理制度:包括物品管理制度、病毒防范制度、用户管理制度、信息保存制度、信息保密制度等。现已完全能够达到儿童个案的基本信息、接种资料(接种疫苗的厂家、批号)等进行系统的录入和个案新增、漏种筛查、未种通知、数据统计、接种月报表及数据备份和上传国家数据库的工作;同时,在预防接种日门诊后,对于各个年龄段未及时杰种的儿童进行统计并追踪未种原因等;有效地避免了免疫段内儿童因漏种而发生计免相关传染性疾病。
至今,我院的《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中已准确、及时建立了中建一局四公司幼儿园327名、南湖中园小学1006名、望花路小学536名、望花路西里居委会212名、本市外段儿童66名、外阜外段27名、外地外段46名,共计2220名儿童的免疫接种信息资料。
在信息系统的日常工作中着重从以下方面抓起:
第一、完善儿童的基本信息
建立连续性儿童预防接种服务档案,在新生儿出生后、由外省市(或其他预防接种单位)转入我院时,需经过:①核实儿童的详细居住地址,准确选择系统内的区域划分和居住属性等信息;②准确填写多种联系方式的信息;③核实、录入儿童曾接种史、过敏史等资料。
第二、疫苗信息的登记
每次采购或配送后的一、二类疫苗,除填写疫苗的领发登记和签收批签发资质外,应及时将其疫苗的批号、厂家、有效期和数量及时录入该系统内;预防接种日时,可通过系统筛选受种人群,掌握受种疫苗情况,及时进行相应物资的准备,避免了受种者因无疫苗而空跑的纠纷现象。
第三、使用异常管理的功能
对于曾有过敏史、近期身体状况不好的儿童,应及时在“异常”项功能里详细标明,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的提示和筛选,精确的掌握应种儿童和未种儿童的信息,然后通知前来补种。
2007年以来通过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在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工作过程中:①能够快捷的跟踪每一个儿童的计划免疫情况,提高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效率,主要是在完成儿童接种记录的所有过程,包括儿童的建卡、接种登记、接种记录的补登;②可以生成和打印免疫接种情况月报表、儿童免疫完成情况年报表、儿童预防接种年龄组人口统计表、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月报表、流动儿童免疫状况调查及接种登记表、0~6岁儿童人口变动登记表流动儿童调查统计表,可以一次性生成所有报表等资料。
儿童预防接种可根据长期积累的电子化服务档案,对预防接种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由于采用了信息化管理和质控,可有效评估各类疫苗的及时接种率、合格接种率、不及时接种、查漏补种等日常工作情况,实现责任到人。从登记儿童信息到数据统计上实现了高效、精准。对整个计划免疫工作提供了准确坚实的基础。
在信息化的稳步使用后,如新增一设施“排队叫号机”、可以将叫号机设置分为“一类疫苗”、“二类疫苗”、“儿童体检”多种服务项目的排队;利用排队叫号机,不仅可以让受种者有序按号进行预防保健服务,也对于我们各项保健后数据管理提供了更便捷、更准确的信息。同时,大大减少了医务人员按照传统的翻本统计数据的麻烦,也更加提高了各种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