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
日期: 2012-11-16
----医疗专科 闫慧欣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不管是在大医院还是在小社区,医闹事件时有发生,寻找其原因有多种,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新闻媒体报道的夸大,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普遍现象,患者对医生的不理解、个别医生职业道德的下滑,等等。诸多原因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如何减少医疗纠纷,为患者及医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身为医护人员,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显得非常重要。这对营造宽松的就医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起到积极的作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美好的语言不仅能使人听了心情舒畅,感觉到亲切平和,而且还富有治疗性。现在社会太浮躁,表现在看病上也很浮躁,人们生了病都希望赶快治好,吃了药就希望马上见效,花钱看病就得药到病除。人们的期望值太高,一旦治疗没什么效果,就会觉得这个医生居然没看好我的病,转而把所有的气都撒到医生身上。在社区医院,每天要接诊大量的患者,男女老少,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我们尽量用温暖、关怀的语言问诊每个患者,这样有助于使患者增强对医生的信任感,让患者感受到白衣天使的温暖。这对密切加强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形象大有益处。
在诊疗过程中,要做到“多听病人倾诉,多给病人解释”,尽量让患者倾诉,问清病史,医生不能抱有速战速决的思想,如患者药物过敏史,医务人员在询问病史时如没有深入地了解,而使用了不应该使用的药物而发生了过敏反应,则会发生医疗纠纷。很多患者抱怨过上大医院看病难:早早起来挂号,排队候诊两三个小时,看病也就两三分钟,我想这样的事情大家应该不会感到陌生,普通的医疗就是这样一种现状,我们会说:“我们每天要看那么多的病人,哪有时间听他们唠叨呀?”,确实我们有太多理由,但只有当你认真、耐心地聆听完病人的诉说后,你才能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发展过程,才能做出更明确的诊断,如果医生在看病过程中一直低头问诊、书写,连病人的面孔都没看清,则会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社区医院与许多大医院相比,在医患沟通上有着良好的基础。患者多为附近居民,以老年慢性病人多见,由于经常找某个医生看病,医患之间相对比较熟悉,往往看到病人,无需病人开口,就已经知道患者姓名、所患疾病、可能要开什么药物、甚至家里几口人都知道。如此好的医患基础,相当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可是,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和蔼的态度、良好的沟通、精湛的医技仍是看病的基石。
总之,医患沟通是医疗安全的需要,良好的医患沟通可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沟通其实很简单,一点微笑的面容、一丝关注的神情、几句平等的对话、几点从患者出发的考虑,一切都会让你的工作变得很自然、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