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导尿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日期: 2012-11-16
----护理科 王紫怡
导尿术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方法,是临床常用的诊疗技术,是治疗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
我国古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凡尿不在胞中,为胞屈僻,津液不通,以葱叶除尖头,纳阴茎空中深三寸,微用口吹之,胞涨,津液大通,便愈。”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我国大夫已经知道用葱管来导尿,但是葱管脆、软,不易操作,古时我国大夫男性较多,女性病人宁愿忍受痛苦也不愿意用口吹气导尿,医术家们就改进技术,到明朝已经用翎管代替葱管,其实我国在明朝时已有大量文献记载导尿术的应用,如《本草纲目》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水平也节节高升,在临床应用中占重要作用的导尿术也更加的科学,对于无菌操作要求的重视深度体现了这一点,操作方法也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具体化。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临床中男女性导尿术的操作也不同。
女性导尿法女性尿道短,约3-5cm长,富于扩张性,尿道口在阴蒂下方,呈矢状裂。老年妇女由于会阴肌肉松弛,尿道口回缩,插导尿管时应正确辨认。方法如下:
(1)备好用物进病房,向病人说明目的,取得合作,遮挡病人。(2)能自理者,嘱其清洗外阴,不能起床者,协助其清洗外阴。病人取仰卧位,护士立于病人右侧,将盖被扇形折叠盖于病人胸腹部。脱近侧裤腿,盖于对侧腿上,近侧下肢用大毛巾遮盖,嘱病人两腿屈膝自然分开,暴露外阴。(3)将治疗巾(或一次性尿布)垫于臀下,弯盘放于床尾。开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无菌手套,将已备好的清洗消毒用物置于病人两腿之间,右手持止血钳夹0.1%新尔灭棉球清洗外阴,其原则由上至下,由内向外(外阜1个,大腿内侧各1个)。清洗完毕,另换止血钳,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以尿道口为中心,顺序是:尿道口、前庭、两侧大小阴唇清洗各一棉球,最后一棉球消毒尿道口至会阴、肛门,每一个棉球只用一次,污棉球及用过的钳子置于床尾弯盘内。(4)打开导尿包,备0.1%新洁尔灭溶液、无菌石蜡油。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润滑导尿管前端,以左手拇、食指分开大阴唇,右手持止血钳夹消毒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5)另换一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后再插入7-8cm。(6)如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或试管接取,盖好瓶盖,置合适处。(7)治疗碗内尿液盛满后,用止血钳平导尿管末端,交于左手中指间,将尿液倒入便盆内。(8)导尿毕,用纱布包裹导尿管,拔出,放入治疗碗内。擦净外阴,脱去手套,撤去洞巾,清理用物,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测量尿量并记录,标本送验。
男性导尿术成人男性尿道全长约17-20cm,有两个弯曲即活动的耻骨前弯和固定的耻骨下弯;三个狭窄部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导尿时,须掌握这些解剖特点,以便导尿管顺利插入。方法如下:(1)备好用物进病房向病人说明其目的,取得合作,遮挡病人。(2)同女性导尿术。(3)铺治疗巾于病人臀下,开消毒包,备消毒液,左手戴手套,用消毒液棉球清洗阴茎两次。左手持无菌纱布包住阴茎,后推包皮,充分暴露尿道口及冠状沟,严格消毒尿道口、龟头,螺旋形向上至冠状沟,共3次,最后消毒阴茎背侧及阴囊5次,每个棉球限用一次。在阴茎及阴囊之间垫无菌纱布1块。(4)打开导尿包,备0.1%新洁尔灭溶液,无菌石蜡油。戴无菌手套,铺洞巾。滑润导尿管18-20cm.暴露尿道口,再次消毒,提起阴茎使之与腹壁成60度角。(5)另换止血钳持导尿管轻轻插入尿道20-22cm左右,见尿后再插入7-8cm。(6)若插导尿管时,遇有阻力,可稍待片刻,嘱病人张口作深呼吸,再徐徐插入。切忌暴力。(7)根据需要留取尿培养标本,拔管同女性导尿术。(8)导尿完毕,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
由于导尿在临床中应用较多,我们护士在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泌尿系统感染。2.操作前要做好解释和沟通,以保护病人自尊;操作时要遮挡环境,以维护病人隐私。3.导尿管要选择粗细适宜、光滑的,在插入、拔出导尿管时,动作要轻柔,勿用力过重,以免损伤尿道黏膜。4.为女病人导尿时,如导尿管误插入阴道,应立即拔出,重新更换无菌导尿管后再插入。5.对膀胱高度膨胀且又极度虚弱的病人,第一次放尿量不可超过1000ml,因为大量放尿,可使腹腔内压急剧降低,导致血压下降,出现虚脱,亦可因膀胱内压突然降低,导致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引起血尿。
导尿术在临床中使用频率之多提示我们在操作中应该以病人为中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尽量减轻病人痛苦,并且不断进取钻研,为医学的发展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