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
日期: 2012-11-16
----护理科 李婧
【摘要】为了促进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以及人性化护理服务行为在整体护理中的深入开展和运用,简要阐述了人性化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护理工作者在临床工作实践中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工作,使护患关系更和谐。
【关键词】护患关系 人性化护理 以人为本
护患关系是指在患者生病的条件下,护理人员通过医疗、护理活动与患者建立起来的工作性人际关系。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随之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在注重病人疾病的同时注重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以人为本”,他让我们转变了“以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模式,改变了以往一成不变的护理工作程序,他能从更深层次及更多方面体现整体护理的内涵,给予病人更多的人性关爱,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也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整体护理工作中为做好人性化护理,护士应做好以下几点。
1、首先要转变观念
传统医学模式只注重了病而忽略了人,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注重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感受,给病人提供较高水平的健康照顾,以提高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求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考虑自己的工作性质,把病人的需求和医院的护理制度巧妙的融合,每一个细节上都追求病人的满意。日常护理操作中追求亲情服务,真正认识到护士应是人类健康教育者,多方面工作关系的协调者,应是病人的代言人,是身体照顾的提供者和监督者。因此,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是护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2、掌握护患沟通的必要性和沟通的技巧
2.1 护患沟通的必要性 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建议、观点交换的过程,作为一个合格的护士,要了解自己服务的对象,对自己的语言负责,对自己的语言产生的效果负责。通过及时的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缓解了紧张情绪、恐惧的心理,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改变了护士只重操作不注重和病人沟通,只重疾病不重病人服务,进一步将人性化护理落实到了实处,减少或避免了护士操作不当或错误引起的护患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使满意度增加。
2.2 护患沟通的技巧 病人离开亲人和工作岗位,思想上会有很大的变化,如疾病愈后的担心,对手术的恐惧,对医院环境的陌生,对家人的牵挂等。护理人员要及时与病人交谈,安慰鼓励病人,培养病人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与病人交谈要注意语言、语速、语调的高低,说话通情达理,声音和蔼可亲,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要全神贯注倾听病人的叙述。不要随便打断病人的讲话,有指责性的语言不要急于辩解,不要强调客观原因,要容忍和接受病人的个性和习惯,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而且必须要赢得病人的信任,而尊重和理解是护患信任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人文科学的学习,掌握沟通的方式、方法、技巧,给病人除治疗外更多心灵的关爱和慰籍。
3、服务人性化
即让病人感受到家一样的温馨。
3.1 微笑服务,文明用语 当病人走进病区,首先迎上前的是面带微笑和彬彬有礼的护士,先问“你好”,开口加称谓,话前用“请”字。送上一杯热水,让他们感觉家一样的温暖。他能很快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病人产生被尊重的愉快感。
3.2 日常护理操作中追求亲情服务 当病人主诉不适时,不说“没事”;病人询问时,不说“不知道”;对病人不说“先等一会儿”,操作失误要道歉。形成一种体现人情味儿的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3.3 用心护理,处处体现人性关爱 如对发烧不适的病人,关切的摸摸他们的额头,替他们掖掖被角,对行为不便的病人,在关键时刻,能用和蔼的目光和语言安慰和鼓励他们,紧紧握住他们的手,会让他们减少恐惧,增加安全感。
4、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
尊重病人的人格与尊严,体现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如为病人备皮、导尿、插胃管等护理操作时,要有屏风和窗帘遮挡,注射时男女分开,对病人不便公开的事情,不要当众交代,任何检查、治疗与护理措施,必须征得病人家属的同意方可执行。
总之,我们要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实践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关心每一个病人,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整体护理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陆霞.护患沟通及服务程序在护理操作中的应用.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4):355。
2、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3、郑哗.护患关系的紧张因素及防范.护理研究,2005,19(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