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康复与推拿结合治疗偏瘫疗效观察
日期: 2010-01-18
---- 吕 强
摘要:目的 观察现代康复技术与传统推拿治疗偏瘫的疗效.方法 现代康复与传统推拿结合治疗偏瘫.首先采用现代康复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主要运用bobatu技术和运动再学习方法.在患者适当休息后进行传统推拿按摩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作推拿的时候要选用适当的手法和力度.结果 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瘫痪有效率90%.结论 现代康复与传统推拿结合治疗卒中后偏瘫有较好效果.
Abstract: The Purpose: Observation of modern rehabilitation techniques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 the efficacy of treatment of hemiplegia.The method: Modern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 treatment of hemiplegia,First, the use of modern rehabilitation for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main use of technology and learning bobatu re-education methods. In the patient after an appropriate break the traditional massage therapy, massage is worth noting that making the time to choose an appropriate manner and intensity.The result: Treatment of paralysis of the above methods using 90% efficiency。The conclusion: Modern rehabilitation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massage treatment of poststroke hemiplegia has better results.
关键词:推拿 现代康复 偏瘫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随着急救技术的提高,生存率亦明显提高,但是存活者中多数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目前治疗偏瘫的方法很多,笔者采用现代康复与传统推拿结合在治疗瘫痪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
1.资料 本组10例,男5女5,年龄45~70岁。临床表现主要以身体一侧上下肢瘫痪,口眼歪斜,语言不清为 主。病程短者,瘫痪肢体软;病程长者瘫痪肢体僵硬,变形,有的肌肉抽搐。均经或诊断为脑出血或脑梗塞。注:以上入组病例各项生命体征均平稳。
2.方法 本组病例在推拿与现代康复的过程中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
2.1现代康复治疗 主要用bobath技术及学习再教育方法。在患病初期即予变换体位及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尤为重要。一般每两三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采用健侧卧位与平卧位交替的方法。期间肩外展50°,屈肘40°~50°,肘部垫一软枕维持外旋,前臂保持外旋位 ,用矫形支架或小沙袋防止足下垂及内、外旋转。每天对患者患侧肢体进行各关节的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以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预防僵硬,挛缩。一旦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及时进行特定的功能训练。首先给予协助坐位平衡训练:最初由他人扶助坐起,支持上肢,避免牵拉肩关节,以后双腿放下坐床边,然后下地坐轮椅,定时量力而行。接着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初始扶椅站立10~20min/次,3次/天,后逐渐增加。步行训练由患肢负重,在等速训练仪进行抗阻力练习以及由吊带支持下跑台上行走,开始每次15min,5天后增加到30min. 除了运动功能恢复训练,还对失语,言语障碍等语言功能进行训练。
2.2 推拿治疗 先用推拿揉搓手法在瘫痪区进行反复操作以放松局部,后以按压按拨按点等强刺激手法在穴位或刺激点进行反复操作,通过神经末梢调节大脑皮层使受损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具体如下:1、头颈部操作 医者以一手拇指或小指分别放于头部两侧,其它三指放于头顶,向下推至大椎穴两侧,反复数遍,并轻揉风府,风池,哑门穴,然后轻拿肩颈穴,重拿整个头皮.患者仰卧,医者用一手的拇指推天门,点按揉上关,下关,颊车,地仓等穴.2、上肢的操作:医者先用拿揉法放松上肢肌群,然后用弹拨法重点作用肩周,肱二头肌,前臂屈肌,伸肌群,并点按肩俞,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内关等穴.继推揉手掌及手指,最后用搓揉法搓揉上肢,以透热为度 .3、背腰部操作 : 医者用手掌或掌根在脊柱两侧从上而下做按揉推拨等手法,重点在膀胱经一,二侧线,接着重搓腰骶部,以透热为度.4、下肢前侧的操作:医者先用手掌或掌根在患腿内外侧做推拿揉等手法放松下肢肌群,然后用弹拨法重刺激之,继则点按揉髀关,风市,伏兔,血海,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解溪等穴.并重推足背及足趾,最后扣击下肢前侧.5下肢后侧的操作:此部操作的方法同下肢前侧,点按的穴位选取巨髎,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涌泉及足心用重推之法,最后扣击下肢后侧.
辨证施法:根据发病原因,病情轻重,时间长短,年龄大小,体质好坏的不同,治疗手法有所区别.如一侧肢体出现特别僵硬者,多用按点弹拨解痉法.如一侧肢体迟缓无力,应多用拿揉搓等手法.口眼歪斜,语言不清,轻点哑门,风府穴,重拿地仓穴.如有手足特别麻木者,多用手掌,足心,并扯捻手指,足趾.
3.结果:本组病例中,经治三个疗程(一个疗程30天,隔天一次)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主要反应在意识,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其中基本治愈1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5例 ,无显著变化1例,总有效率90%
4.讨论与体会
4.1偏瘫是中风的后遗症,中风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现代医学将卒中(相当于中医之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前者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如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改变.后者(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脑内动脉破裂出血.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上下肢瘫痪,口眼歪斜,语言不清.
4.2推拿按摩治疗机制及作用:中医手法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而中风就主要因为经络不通,气血凝滞,出现瘫痪症状,推揉拿搓等手法可通经络,开血道"以活郁困之气,以散郁结之肿,达到奇患可愈"[1].现代医学认为:1、按摩可以使受作用的部位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改变局部组织的生理反应。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调节身体功能,使瘫痪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得到改善,营养局部皮肤和肌肉,增加肌肉和韧带的伸缩性,解除肢体的挛缩、畸形及肌肉的痉挛.2、按摩能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丰富,皮肤温度升高;能促进汗腺的分泌,增加皮肤的弹性;能提高白细胞总数,增强吞噬功能,提高血清补体效价,所以经常按摩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3、按摩还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在瘫痪的肢体上按摩,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一般来说,轻柔缓慢而有节律的手法,对神经系统有抑制和镇静作用;急重的手法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4、偏瘫患者出现关节僵硬、行动迟钝是最常见的体征,通过推拿按摩可松解粘连,滑利关节,改善关节部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关节的活动度,使关节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如今,按摩已成为我国独特康复疗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效果。许多偏瘫患者通过按摩加快了康复的进程。因此,按摩对偏瘫患者非常有益。
4.3现代康复的基本要点:现代康复是一门多学科性,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其康复目的不在于疾病痊愈,而在于身心功能的全面恢复,包括运动、感知、语言、精神、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故现代康复的基本原则是整体康复[2]。其训练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其次才是加强较弱肌肉力量训练。
4.4传统推拿与现代康复可以优势互补.现代康复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即认为脑有适应能力,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复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现实能力,这种能力通过系统内与系统之间的功能重组和外部的促进因素实现[3]。这种理论为现代康复发挥其作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功能恢复训练被认为是神经康复,运动康复的一个重要内容。推拿的运动关节类手法与康复中持续被动运动,关节松动术等联系密切,又有所区别。推拿按摩不仅是治疗某些疾病的重要方法,其实也是一种传统的康复手段,它的作用原理在上面已有所讨论。另外,功能评定是现代康复的显著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为了了解疗效,指导为下一步的治疗,医生要对患者目前的康复情况作专业评定,这是现代康复的一大优势。总之,二者结合治疗偏瘫有较好疗效 。
最后,临床治愈或好转仅仅是瘫痪患者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要更好地使其恢复身体功能和社会活动能力还要重视家庭康复治疗,所以医者还应该对患者家人或其他照料者传授一些基本知识,如基本康复知识和推拿手法。这样患者才能更好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张铁柱按摩治疗中风后遗症200例 按摩与导引 2006. 2(22);24-25
[2] 李庆新实用临床康复疗法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4
[3] 周立峰傅青兰 论推拿与现代康复 按摩与导引 2006.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