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围产保健与高危管理
日期: 2010-01-18
---- 徐泽容
社区围产保健主要是指妇女妊娠、分娩、产后等3个阶段的保健,主要包括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保健,产时保健,产后保健,通过孕期保健及时筛查出与妊娠期间有某种病理因素和可能危害孕妇,胎儿或新生儿并导致流产、难产的因素,以及增加孕、产妇妊娠结局的风险的因素,并科学管理高危孕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
主要收集本地段114名孕妇建册信息
1.2方法
1.2.1早建早检
从确诊早孕(12周内)开始,孕妇为北京市户籍和女方为外地户籍,男方为北京市户籍,均在户籍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母子健康档案,建立孕产妇管理档案,并填写母子健康档案的初诊检查记录,并测量血压,查心肺及血尿常规等。了解既往史,孕产史等,使医生充分了解孕产的基本健康状况,工作性质及是否有外界因素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孕妇的健康,对有高危因素妊娠者进行高危孕妇管理并根据高危因素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必要时住院观察和治疗。有因高危孕妇由于得到了及时治疗,不良因素得以纠正,可不至于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所以要求孕妇早建册、早检查。
1.2.2健康教育
对建立母子健康档案的每位孕产妇展开孕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哺乳期)教育及自我保健指导工作,告诉孕妇及其家属注意个人卫生及营养保健妊娠,各期生理特点,避免烟、酒或其它致畸因素对孕妇危害,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孕晚期让孕妇及家属做好产前心理准备,克服盲目剖腹产的想法。讲解孕妇自然分娩的好处,分娩先兆产程和产后的保健知识,克服孕妇分娩的恐惧心理。对高危孕妇实行一对一健康?教,使其充分了解高危因素,配合治疗。
1.2.3筛查高危孕妇
根据高危筛查表及时发现高危孕妇,填写高危报告卡,并进行高危登记册,母子健康档案扣盖高危印章以引起各产科大夫重视。对重点高危孕妇进行早期、中期、晚期追访,对病情严重者实行向上级医院转会诊制度,为重点高危孕妇开通绿色通道。
1.2.4产后访视
产褥期保健是社区工作重点,产妇分娩出院后,随即告知所居住地段保健科医生,实行产后访视制度,了解产妇的一般状况,生命体征、子宫复旧情况,检查外阴伤口愈合和剖腹产的切口伤口愈合情况,观察恶露的量,颜色、气味等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病情严重者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指导产妇母乳喂养,乳房护理,产褥期保健等,并留有我社区电话,产妇有问题随时可以随时电话咨询。
2 结果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化管理和高危孕妇的筛查工作,管理率逐年上升,高危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达100%。
3 讨论
3.1孕产妇系统化管理
3.1.1系统化管理内容
产妇早检或早建册,产前检查≥5次以上高危筛查和高危管理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项或次数不足者都不是系统化管理。系统化管理可以掌握孕产期的全过程,通过督促孕妇早建册,早检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保健,可以及时了解胎儿在宫内发育的状态和孕产妇本人的身体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治疗,保证孕期安全为安全分娩打下基础,从根本上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孕产妇安全分娩后产褥期保健工作不容忽视,要实行产后访视,现在年轻父母没有分娩育儿的经验,入户访视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扩大健康知识的覆盖面和知识普及率,满月新生儿转入儿童保健系统进行常规预防按种和儿童保健。
3.1.2人人享有保健
人人享有系统化管理,外地流动孕妇中须要在所居住地段进行母子健康档案登记,就同本地孕妇管理方法一样,通过街道计生办、居委会的共同配合,加强对流动孕妇的孕期保健宣教,使她们懂得孕期保健及产后儿童计划免疫和儿童保健的重要性,最终达到母婴安全目的,从根本上保障我国人口素质。
3.2高危妊娠的管理
通过对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可以尽早筛查出妊娠期孕产妇所具有的危险因素,了解危害程度,制度合理有效的保健治疗措施,充分发挥三级保健管理网络系统的作用,对病情严重者转入上级医院诊治,通过监护,随访和面对面的宣教使孕妇了解此次妊娠的影响因素,并对有利因素、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高高危孕妇及家人的自我保健意识,确保母亲和胎儿顺利渡过妊娠期。
参考文献
社区医学杂志2007年第05期
中国妇幼保健2005年第13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6): 474-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