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日期: 2010-01-18
---- 李东
急性腰扭伤多体位不当,腰部运动不协调的情况下发生。属中医“跌扑”“闪挫”的范畴。祖国医学以“闪腰”称之。在青壮年,以体力劳动者居多,中年以后则以脑力劳动者多见。对待此症,应首选推拿,疗效好而快。
诊断
症状与体征
1.腰部疼痛剧痛,咳嗽深呼吸时加重。活动不便的来诊患者常以一手或双手撑持腰部,迈步短小,步履迟缓,有的患者在受伤时听到或感到腰椎错动时的弹响声。
2.腰部压痛。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腰棘肌痉挛,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3.腰肌痉挛。骶棘肌或臀大肌可出现保护性痉挛触之坚硬。
4.脊椎侧弯。不对称肌痉挛,可引起脊柱侧弯畸形,多向患侧倾斜。
5.功能障碍。腰向健侧侧弯旋转及前屈活动受限,严重者完全受限卧床时翻身困难。
6.骨盆屈曲试验。侧卧位,做屈膝屈髋试验,腰骶部软组织因受到牵拉而加重疼痛。
鉴别诊断与腰椎滑脱,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相鉴别。
目前,中医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多种方法,如推拿、针灸及重要外用等。我中心主要以推拿治疗为主,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崔某,男,70岁,于2009年10月22日就诊于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小时前,因给自行车轮胎打气,腰部疼痛,不能转侧,随即由子女送来就诊。患者表情痛苦,行动不便。查体:腰部活动受限,右侧腰骶部疼痛,有明显压痛点。腰部X线查无异常。诊断:急性腰扭伤。
治疗:
1.局部松解:患者俯卧于高枕上,医者站其侧方,用掌揉法施于患者腰骶部疼痛区域30—50周,然后施于滚法,拨法各3—5分钟,力度以患者有轻微痛感。
2.点穴:点肾俞,腰眼,环跳,殷门,飞扬或昆仑半分钟,拿捏跟腱或昆仑1分钟。
3.腰椎整复法:主要采用腰椎侧位斜扳法。在患侧行松解手法3—5分钟,如拨法,滚法。
全部手法完成20—25分钟,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病告痊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注意事项:1.卧硬板床休息2.把握整复时机3.局部松解
体会
1.医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扭伤时的姿态与损害的部位密切相关。当损伤发生在腰的下方,患者往往弯腰欲起立的情况下诱发,如损伤发生在腰的上方或胸腰结合部,其诱因大多与患者站立位下的上半身用力转身干活或伸展腰椎有关。
2.扭伤属急性发作的病症,局部的水肿较明显。所以局部手法的力度要柔和,尤其是下压腰部的力量要小。整复手法前的准备过程要充分,否则更容易造成新的损害。